漫谈小学阅读对写作能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顾永勤
[导读] 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开阔心胸,使其在获得阅读快乐的同时,增强语文综合素养。
        顾永勤
        贵州省凯里市凯棠小学   贵州凯里  556015
        摘要:阅读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开阔心胸,使其在获得阅读快乐的同时,增强语文综合素养。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正处于成长发展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对其一生产生积极影响。阅读与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阅读的影响,教师应该在明确两者关系的基础上,确定符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本文分析了小学阅读对写作能力的影响,探索小学阅读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小学阅读;写作能力;影响

        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其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能够在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较少,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对于阅读的依赖较强,因此阅读教学也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只有在大量阅读与思考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与特点,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与写作教学存在脱节的问题,导致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较为缓慢。因此,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方法与理念,顺应素质教育的发展潮流,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衔接。这就需要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出发,制定针对性阅读与写作教学策略,提升语文学习效率。
一、小学阅读对写作能力的影响
(一)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能够保持长久学习动力的关键,在阅读教学中激发其学习兴趣,是提升其写作能力基础与前提。尤其是阅读素材的故事性较强时,学生能够被曲折丰富的故事情节吸引,从沉浸在阅读的世界当中获取学习的乐趣。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阅读需求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能够增强其写作中对主题的把握能力,防止出现“跑题”等问题【1】。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其提供科学化指导,使其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通过对好词妙句的摘抄,增强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进而在写作当中加以应用。阅读素材应该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激发其想象力,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突破阅读素材的限制,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法。
(二)积累写作素材
        在小学写作教学当中,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作文内容空洞乏味,作文结构、情感表达方式等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而通过大量的阅读,则能够使不同学生积累差异化写作素材,从而保障在写作中可以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当前小学教材内容数量不足,难以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课外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能够使学生的写作素材得到拓展与延伸。教师应该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根据其学习能力为其分派不同的阅读任务,使其能够在阅读当中增长经验【2】。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自主选择阅读素材,从而增强写作的个性化。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需要对学生的阅读积累过程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实现阅读向写作的过渡。
(三)明确写作方向
    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因此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形成时期,在此阶段对其进行正面引导,是语文教育的重要责任。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很多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出现偏差,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对其产生负面影响。

而在阅读当中学生可以受到文章主题的情感熏陶,尤其是在经典阅读当中,正确的价值观念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引导,使其能够明确自身的写作方向,进而增强写作综合素养【3】。文章写作讲究厚德载物,只有在良好德行的基础上才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因此,教师应该通过对阅读素材进行筛选,使学生明确写作的正确方向,真正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
二、小学阅读提升写作能力的途径
(一)勤于摘抄
        写作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阅读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摘抄,在反复品味的过程中掌握作者的写作特点。很多学生的词汇量不足,而且写作技巧较少,导致在写作中无话可说,写作内容显得空洞乏味。通过对经典文章片段或者词句的摘抄,可以使学生初步形成写作意识,在写作中对摘抄的内容进行灵活应用,长此以往形成独具一格的写作特点【4】。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运用摘抄本进行摘抄,并对学生在阅读中的摘抄情况进行监督,使其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在写作课当中,引导学生对摘抄的内容进行相互交流与讨论,通过取长补短找到写作灵感,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融合。
(二)写作训练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较强,在阅读过后教师可以对其开展仿写训练。仿写训练需要针对作者的写作技巧、句式与文章结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等,使学生能够切实感受高水平写作者是如何安排整篇文章的。在仿写训练当中,鼓励学生在写作中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情感,从而增强学生作文的情感内涵与感染力。对于具有开放式结尾的阅读素材,可以让学生开展续写训练,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为故事增添不同的结局,使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从而激发其写作积极性与主动性【5】。续写训练的开展,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其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增强作文的个性化。此外,还要应该对其开展缩写和扩写训练,能够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灵活运用能力,确保在写作中可以保持用词的精确性,增强文章的整体表达效果。
(三)写读后感
        很多学生在阅读后出现遗忘的现象,导致阅读效率不高,难以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衔接。为此,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过后写下读后感,加深对阅读内容记忆与理解的同时,使自己的写作技巧得到有效锻炼。在阅读文章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进行记录,真正实现阅读与写作的充分融合。在写读后感的过程中,是对文本内容的再次回顾与反思,可以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与感悟能力,从而在写作中保持个性化【6】。学生由于在认知能力、思维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差异性,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不同理解与解读,肯定学生在读后感当中展现出的个性,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

结语
    小学阅读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而且能够实现写作素材的充分积累,引导学生保持正确的写作方向,逐步提升写作水平。在教学实践工作当中,教师应该通过引导学生勤于摘抄、开展写作训练与写读后感等形式,实现阅读与写作的有效结合,使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到充分提升。

参考文献
[1]王英明.实现小学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共存共荣[J].课程教育研究,2019(34):87-88.
[2]朱红.小学“阅读与写作”高效课堂建构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24):143.
[3]胡波.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措施分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7):135.
[4]董克安.小学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研究[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6):121-122.
[5]刘娟,文明.小学阅读对写作能力的影响[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100.
[6]蔡治平.小学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策略初探[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92-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