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昭
宁夏大学 法学院 宁夏省银川市 750021
摘要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语言不仅是少数民族群众社会生活重要的交际工具,而且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和共同认同的标志,我国保留多样性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是国家的宝贵资源。宁夏是以回、汉族为主体,蒙古族、壮族、满族等31个民族成分组成的自治区。因此,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这一民族政策对宁夏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少数民族 语言文字 宁夏 民族政策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十六个个民族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五十五个为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语言和文字也不例外,中国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和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公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文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保障本地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第二十一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执行职务的,可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第三十七条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 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第四十七条规定:“保障各民族公民都有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语言文字是弘扬中华文化和文明的载体和工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交流的工具少数民族的语言与文字是区分各少数民族的主要途径,也是保障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的基础。少数民族分布在我国各个地方,由于地域、风俗习惯、历史传统等原因,造就了我国多语言、多文字的社会现状。
宁夏是以回、汉族为主体,满族、蒙古族、壮族、朝鲜族、朝鲜族、东乡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侗族、瑶族、白族、 土家族、 哈萨克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纳西族、土族、 撒拉族、毛难族、锡伯族、俄罗斯族、保安族、裕固族、京族、赫哲族等31个民族成分组成的自治区。正是因为宁夏回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众多,所以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对各宁夏地区的发展也有着不可否定的积极意义。
一、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政治稳定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目的就是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生活习惯。我国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其中有二十多个民族都有自己民族的文字,所以尊重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很大程度上是保障了少数民族的文字使用权利,这不仅有利于促进民族平等还增强了本民族以及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从而最大程度上促进了本民族内部和各民族之间的和谐稳定地发展,进而有力地保证了国家的团结稳定。
宁夏虽以回族和汉族为主体,但是还有其他29个少数民族在这里居住,所以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对宁夏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根据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的情况,国家层面和地方层面制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工作条例等,有针对性地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权利。
二、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经济发展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及外贸经济的发展。宁夏回族自治区自2017年以来,与阿拉伯国家投资合作持续保持着增长,贸易往来得到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金融、创新合作成为新亮点,与阿拉伯国家间产能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方式呈现多样化。宁夏回族自治区与阿盟、阿联酋(迪拜)、沙特、阿曼、约旦、埃及、摩洛哥、苏丹八个国家建立双边技术转移中心,从而推动技术合作。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有效的推进了我区的经济发展。宁夏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一方面是展现出我区民族平等、团结的理念和成绩,一方面也能利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与阿拉伯国家建立友好的外贸、外交关系。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与外国的经济互动,促进了外贸经济发展。
三、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教育事业发展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多样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语言的工作,并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管理、教学和科研的少数民族语言,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中国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和法规。我区有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是在特定的家庭环境中接触到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所以尊重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有利于充分地培养其中一些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如阿拉伯语。目前,宁夏有三所本科院校和一所高职院校开设阿拉伯语专业,一个阿拉伯语言文学硕士学位授权点。两所中等专业阿拉伯语学校有2100多名学生。本地区阿拉伯语人才的培养虽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阿拉伯语培训规模小、质量不高,培养阿拉伯语人才的能力不足,特别是高层次的阿拉伯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的应用型阿拉伯语人才不能满足中阿合作交流的需要。整个地区阿拉伯文师资薄弱,学生素质低,缺乏配套政策和长远规划。因此,我们应该贯彻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并在相关领域培养一些人才。
而且政策规定:“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班级)和其他教育机构,有条件的应当采用少数民族文字的课本,并用少数民族语言讲课。”“各级人民政府要在财政方面扶持少数民族文字的教材和出版物的编译和出版工作。”这一规定也保障了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学习的权利。
四、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文化繁荣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其目的是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在宁夏,回族语言文字在近代生活中运用也比较广泛,例如小儿锦、小经等文字和回辉语。“小经”属于回族特有的一种文字,其共有36个字母,其中的4个字母是特有的。这种“小经”除了回族外,小经文字在东乡、撒拉等民族也有使用,也属于回、撒拉、东乡等族的共同的书面语,到今天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此之前使用的是波斯和阿拉伯语言文字。小经文字主要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特别是在一些汉文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的偏僻地区。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小经的研究和保护。早在1980年左右,南京大学就开始此方面的工作,近年来,在欧盟驻华代表处的资助下,南大民族与边疆研究所“小经”课题研究小组又于2002年到2003年这一年间,走访多个地方,行程几千公里进行了实地调查,并且收集了大量的有关文献资料。为了呼吁全社会关注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抢救“小经”这一珍贵的穆斯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因此,尊重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也是在尊重少数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这不仅可以带动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新媒体等平台为宁夏生活的各民族甚至整个宁夏做宣传。在某种程度上其实也促进了宁夏的文化多样性的发展繁荣。
五、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利于促进宁夏“一带一路”建设。如今,社会早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近年来,宁夏中阿国家平台作用充分发挥,积极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稳步推进,与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继续深化。自治区博览局副局长张利伟介绍,宁夏在30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48家境外企业,其中有三十多家位于俄罗斯、蒙古国、埃及、吉尔吉斯斯坦等“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2018年,宁夏对外直接投资达到5亿美元,境外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第一个中沙工业园项目已经启动。同时,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引领下,宁夏全面推进多层次对外开放,巩固和开展了与各国的经贸交流与合作,有效促进了对外贸易的转型升级,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在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上。语言与“地区”建设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我区积极融入“地区”建设,为培养阿拉伯语言人才带来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而一路“地区”发展带来了我国经济文化的机遇和发展,所以自治区阿拉伯语言需要加大规模,培养人才,为国家的建设做出贡献。
结论
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数量虽然比较少,但是语言文字的种类相对较多。所以处理好汉语和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因此我们需要增强社会的语言文字保护意识,尤其是取其精华的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我们只有在保护中传承和发展各个民族的语言文字,才能保护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所以要贯彻落实这些民族政策,以保障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使用权利。
窗体底端
参考文献
[1]冯秀秀. 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保障研究[D].吉林大学,2019.
[2]戴庆厦. 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需要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N]. 贵州民族报,2017-12-27(C01).
[3]乌兰那日苏.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的法律保护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
[4]杨亚东.坚持以人为本,认真做好贵州民族语文工作[J]. 贵州民族宗教,2005-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