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三部曲”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赵有珍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也给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
        赵有珍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新桥镇中心小学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也给小学语文提出了新的要求和任务,要求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要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和讲解,要以全面培养综合素质的人才为主,尤其是在新时期的素质教育下,素质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学阶段,语文不但是一门很重要的课程,而且还是一门服务性的语言类学科,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基于此,本文就针对谱写“三部曲”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进行了简答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三部曲;语感;培养;小学语文;教学;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刚刚步入比较规范的教学课堂,这个时候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能力以及情感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可塑性还非常的强,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加强他们语感能力的培养。何为语感,语感其实就是人体对语言的感受、理解、生成和判断能力,良好的语感不但能带给人舒服的体验和感受,还能将语言中的精髓给表达出来,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以及审美能力都是非常有帮助的。由此我们可以得知,语感是语文素养培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将语感的培养重视起来
        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老师还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理念进行教学,更加重视对知识在理解和学习上的教育,却忽略语感的培养,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理念过于传统,另一方面是没有认识到语感对学生的重要性。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但无法提高对语感的认识和使用,还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这对日后学生学习和发展来说,是有一定影响的[1]。
        (二)没有给学生创设语感的学习和感受氛围
        良好的语感学习氛围和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所以需要我们重视起来。但是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并没有认识到语感氛围和环境的创设对学生的重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将学生教学主体的地位发挥出来,会过多的干预他们如何阅读,在这种情况下,不但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还会降低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学方式不够丰富
        在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没有充分的对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研究,也没有认识到多种教学方法融合的好处,所以会降低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并直接影响到语感的培养和提高。同时,因为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无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感带来魅力和情感,当然也会降低他们的语感水平和能力。
        二、谱写“三部曲”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感的策略
        所谓的“三部曲”其实就是通过三个不同的步骤,采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感,下面我就针对“三部曲”策略进行以下分析:
        (一)利用听说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知语感
        听说在语文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对口语能力的表现形式,听说就是通过对讲话者所表达的内容进行理解和回答,听的主要动机是对说话者所说的内容主动思考和分析的过程,并通过分析来创建自己的语言,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所以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多听、会听的好习惯,让他们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提高对语感的感知能力。而说是表达的意思,是在听之后的一个步骤,主要是对听过程的一个检验,因此,需要培养学生在多听以后,还需要多说,让他们通过对听的理解和分析,组织自己的语言,以此来提高他们表达能力,这样可以对他们的语感感知能力进行进一步的锻炼。最终在听说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感感知能力也会得到很大的提高[2]。
        例如,学生们在学习《牛郎织女》这节课文的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听说结合的方式。

首先,要明确告诉学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是《牛郎织女》然后由老师给学生有感情朗读一遍,在朗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注意听老师的语气和语调,要通过这些内容来提高对语感的感知,为了提高语感的魅力,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小视频,让学生多关注对话和情感的变化,以此来提高他们对语感的认识。最后,老师需要带领学生进行朗读,然后由他们模仿阅读。这样一来不但将听说进行了很好的融合,还提高了他们对语感的认识和感受。而且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还能活跃课堂的氛围,在给语文课堂带来趣味性的同时,提高他们想要继续学习的欲望,为语感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要通过拓展阅读,强化学生的语感
        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阅读也是属于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仅仅想要依靠教材中课文来提高语感能力的培养还是很困难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拓展阅读给重视起来,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增加学生的语言功底,让他们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课文,来加强他们的阅读语感能力。
        例如,在学习《快乐读书吧》这一节知识内容的时候,老师就需要给学生介绍一下读书的好处以及如何去进行有效的阅读,在本课文中,主要介绍了如何能够快乐的读书,快乐读书的好处又有哪些等等,然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去搜索同类型的课文来阅读,要通过对不同内容的阅读亲身体会一下语感。最后,老师可以给学生提出要求或者任务,除了让他们坚持每天读书以外,还需要将读到的好词句给记录下来,并要对文章中涉及到的语感知识进行分析和学习,在提高他们对语感知识认识的同时,强化他们的语感能力。
        (三)利用读写结合的方式,来达到语感升华的目的
        因为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所以学习语文的最终目的就是能够很好的应用语文知识,提高交流和表达能力,在交流和表达的过程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能使倾听者更好的理解自己所表达的感情色彩。而读写能力就是培养语感能力的基础,同时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更重要的还是语文素养养成的关键,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还需要将读写结合的方式给利用起来,要通过读写结合,来实现语感升华。
        例如,部编版四年级教学中有一篇课文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以及用到的优美词句,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改写或者仿写,在写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感的应用,同时还需要将自己的感情色彩融入进去。最后,让学生将自己写的作文大声的朗读出来,要求他们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语感给表达出来,以此来强化他们的语感训练。鉴于小学生理解和学习能力有限,老师可以先给学生进行示范,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方向和思路,这对提高语感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片课文在阅读的时候,有飞航强烈的情感体验,在课文中会出现很多优美的词句,所以老师一定要将其应用好,在给学生朗读的时候,要将气势和氛围给表现出来,以此真正提高学的语感水平,实现语感升华。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下,语感能力的培养是语文课程中非常重要的学习目标,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是一定要重视起来的,要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教会学生对语文课文的诵读和品析,并用于实践中。我们要知道,语感是学生语言素质最为直接的体现,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朗读、重积累和重写作,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语感能力。
        参考文献:
[1]林玉萍. "感"缘"语"而生,语异则不同——培养小学生语感的几个策略[J]. 新教师, 2018, 84(12):40-41.
[2]文采薇.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J]. 魅力中国, 2018, (5):191-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