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秀英
四川文轩职业学院 611300
摘要:2020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通过报告中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到,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4000万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高等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十分庞大。高等院校不仅是我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重要机构,在文化传承创新上也扮演着特殊的角色,更肩负着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新媒体有很深的影响。利用好新媒体,对于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生;辅导员;思政教育
引言
互联网技术已经普及,新科技技术也在不断地猛速发展。新媒体时代下高校的思想教育中出现了各种新难题,给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要想胜任这一工作,高校辅导员就要有新的方式和新的手段。这对于辅导员来说,不只是机遇,更是挑战。
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在社会当中出现了多样化的思潮,对此,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校的思政教育,并且针对当前思政教育的具体情况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增加了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做好高校的资质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说,大学生是国家的重要人才储备力量,是当代中国发展壮大的依托,其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素质等对国家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大学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长期、持久进行大学生培养的同时,还必须要充分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让大学生明白自己的使命,还要让其为了国家的未来而努力。其次,从学校层面来说,作为对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场所,学校承担着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责任和义务。学校要想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的培养,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就必须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果学生仅拥有较高的专业知识,而思想品德低下,不仅会影响学校的名声,而且也会成为社会上的毒瘤。最后,从学生个人层面来说,离校后,学生进入社会,会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如果没有正确的三观应对接踵而来的困难,他们必然会被生活所压倒,所以学生未来要想真正地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学校学习期间不但要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要不断地进行思想政治学习,才能够真正做好未来进入社会的准备。
二、大学生接触新媒体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各领域的不断渗透,互联网已经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新媒体也因其自身的特性成为了大学生沟通交流和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他们从中选择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传播方式,从而获取各类信息。在大学生的工作生活中,新媒体已经渗透到方方面面,无论是信息获取方式,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交流方式,又或是个体的思维方式,都在新媒体的影响下被重塑。大学是人的三观塑造的关键时期,大学生在三观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缺乏一定的判断力。新媒体的开放性和广度引起了某些外来思潮的发展和引入,这使得个别学生容易被不良思想影响,走入歧途。同时,新媒体滚动更新产生海量信息,其中不乏低俗、虚假的信息等,长期接触这类信息会冲击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观。另外,每天大量进入受众眼球的信息,使得人们产生被信息“淹没”的感觉,往往都是粗略浏览信息,容易造成对信息的深入思考不够,不能全面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最终导致思考能力削弱。
三、新媒体背景下对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的思考
(一)坚定政治立场和提高政治鉴别能力
在网络的作用下,信息传播的内容和形式复杂多样,各类文化形态和言论论调每天都在冲击人们的眼球。辅导员作为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对各类信息进行鉴别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会面临网络对其工作的冲击和考验,需要提高对负面价值观念、腐朽社会思潮、错误网络言论以及言论背后力量的政治鉴别力,坚定政治原则和政治立场。
(二)塑造教育服务的角色
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前必须要多接触有关思政教育的知识,不断地提升自己。只有自己能信服自己,学生才能信服,才能更好地教授学生,且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要充分地照顾到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实际需要,通过网络技术合理地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从学生的各个方面入手来了解学生,并且对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解,然后给出有效的解答和处理,一旦发现异常问题后,要积极地联系学校的相关部门或者专业的教师,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充分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与此同时,辅导员还要将学生干部团队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着力打造一支新媒体学生团队,该团队应该具有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在平时可以对班级的文化环境和互联网环境进行维护,并且事无巨细地向辅导员汇报,而在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时候,利用新媒体学生团队辅导员就能够尽快地了解相关情况,并且及时对学生进行指引和点拨。有时候学生更加喜欢和同龄人进行交流,打造这样一支学生团队,不仅可以有效传达辅导员的指导意见,还可以让学生放松警惕心,真正敞开心扉诉说自己的苦恼和问题。
(三)提高网络思政能力
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进行了详细的划分。规定中指出辅导员应当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辅导员应当不断加强对新媒体相关知识的更新学习,提高自身的甄别能力,提高新媒体理论水平,同时加强对新媒体技能的学习,包括技术的系统学习、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用技能的培训、新媒体与传统教育结合的培训、与大学生相关的新媒体事件的应对和引导策略演练等。这不仅是对辅导员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也可以帮助辅导员从学习中掌握新的与学生接触和交流的方式,以便更好地开展工作。
(四)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新媒体的发展在改变了人们学习和吸收知识的方式的同时,也悄然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方式。对大学生而言,大学是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场所,新媒体上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大学生之间正常的人际交往。由于人际交往问题产生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如今也很常见。相关组织出具的调查报告显示,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在全国大学生中有不小的比例,大约超过20%,其中以抑郁障碍最为突出。因此辅导员应提高对学生心理问题的关注,借助新媒体搭建心理平台,聆听大学生的声音,给予其更多关心与帮助,并引导与鼓励学生,减少心理问题。
结束语
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上,新媒体时代不仅仅有机遇,更多的是充满挑战。因此,高校辅导员要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方式与教育手段。这对于大学生的思想成长和教育主体性十分有利。
参考文献
[1]苗慧.高校辅导员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决策探索(下),2019(12):45-46.
[2]林鑫.微时代高校辅导员对话式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福建电脑,2019,35(12):29-31.
[3]严波,王勇,桂巧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述评[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06):86-96.
[4]杨冬伟,王勇,张树亮.新时代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51):298-299.
[5]朱先彬.自媒体时代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创新研究[J].知识经济,2018(23):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