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学校如何开展思政课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王欢欢
[导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愈发受到关注
        王欢欢
        贵州省福泉市牛场中心小学 贵州省福泉市  550508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农村学校的教学水平愈发受到关注,而思政课作为农村学校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关键学科,新课改对农村思政课教学更是提出了较多要求。面对农村教育发展的众多挑战,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有效提升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水平十分必要。针对此,本文先对农村学校思政课实效欠佳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农村学校有效开展思政课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学校;思政课;思政教育;
引言
        思政课是融理论性、针对性与教育性为一体的学生必修课,对于农村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促进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与理想信念养成的重要作用。不同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处偏远,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接触有限,只有在农村学校中有效开展思政课教学,才能响应我国农村学校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号召同时,提升农村学生的个人素养,使学生养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为此,本人结合个人工作经验及相关资料,对农村学校如何有效开展思政课进行了分析。
1提升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实效的必要性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发现我国农村地区学生思政教育课的教学水平,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非常大。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城市学校,落后、偏远的农村学校,思政课教育水平非常的低,甚至部分地区的农村学校思政课形同虚设,根本没有按照国家思政课教育要求,深入开展思政课教育。虽然农村学校的教育水平比较低,但农村学校在学生人数方面,依然占据了我国学生总人数的很大比例。因此近年来,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下,全面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的人才,必然需要重视农村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提升。
2农村学校思政课实效欠佳的原因
2.1思政教育被轻视
        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个人素养及道德品质。但不同于城市学校,大部分农村学校所在地区比较贫穷,学生家长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家长对于农村学校的要求,多比较注重于学生的应试成绩。加之,农村教学条件相对较为落后,具有专业教学能力的教师,很少会长期留驻在农村学校教学,缺乏高素质教师的情况,也影响了思政课教学工作的水平。其次,在思政课教学设施方面,也比较欠缺对应的教学工具与设施,学生很难深入理解到思政课教育的重要性,对于思政课的认识,普遍为副科、思想教育课,所以学生的思政课主动学习积极性比较低。以上等等情况的存在,使得农村学校在思政课教学方面,存有一定的教学阻碍,很难深入开展思政教育课。
2.2思政教育形式陈旧
        大部分农村学校在开展思政教育课时,因缺乏专业教师与教学设施,对于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多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此种教学方式是根据思政课的课程内容,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跟着教师的思路,学习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思政课教育的关键,是提升学生的个人素养,促进学生个人性格的发展。而长期枯燥、一致的教学方式,未能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不仅不利于学生个人素养的有效培养,也使学生对思政课失去了主动学习积极性,思政课教学水平自然会比较低。
2.3思政课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有效开展农村学校的思政课教学,首先需要完善农村学校思政课的教学设施、教学方法,建立完善化的管理制度与教学评估体系,并明确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管理人员责任,以在制度规范、统一管理下,促使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合理展开。但从当前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现状而言,很多地区对于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未能明确思政课教学标准、规范、制度与评价审核制度,农村学校的思政课教学工作,多是根据教师经验与学校要求,而对应开展教学工作的。

缺乏思政课管理体制的情况,使农村思政课教学受到的约束较少,学校和教师忽视了思政课教学,因此教学效果比较差。
2.4思政课与课外活动结合不紧密
        思政课是以社会主义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等为核心,展开的一系列基本观点教育,具有高度理论性的同时,也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相对于城市学校的教师,农村学校的思政课较少,很少有机会在社会实践中,加深个人对思政课的理解。并且,农村教师在给学生进行思政课教育时,也没有可进行思政课教育的基地,学生未能在教师的带领下,在社会实践中感受到思政课的重要性,合理运用个人的能力解决问题。此种地区不平衡带领的思政课教育差异,使得部分农村学校只重视教学成果,而忽视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3农村学校有效开展思政课的策略
3.1转变思政教育观念
农村学校是展开思政课教育的主阵地,农村学校必须要认识到自身的教学责任与任务,在实际进行思政课教学的过程中,要以正确的思政课教学理念,采取先进的教学方式与思想,合理有效的开展思政课教学。对于各个学校领导人员及教师,需通过各种培训与组织会议的方式,深化其的思政教学认识,不断提升各个人员的思想觉悟。同时需要重视学校环境的构建,加大力度完善相关教学设施,创建出适合思政课教学的校园环境,满足教师教学的设施需求。
3.2创新思政教育形式与方法
        学校需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探索新形势下思政课教学的要求,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政课教学形式,不能长期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方式。如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引进各种多媒体设施或信息设施,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通过搜索思政课相关视频、文字与音乐,改进教学形式,创新出视频教学、语音教学、在线课堂等方式,使学生能够在直观化与互动化的学习过程中,可加深对思政课内容的理解。此外,可采用活动教学、知识竞赛教学、小组合作教学、游戏教学、趣味化教学等方式,多方面的开展思政课教学,提升学生对思政课学习的积极性。
3.3完善思政教育机制
        构建出完善化与科学化的思政教育机制,可促进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的稳定发展。因此,学校需根据当前思政课教学情况,从长期发展的角度上,致力于构建统一管理的教育机制,对于教育机制所需的资源和设施,应当给予充足的资金及制度支持,使思政课在完善的制度与机制管理下,教学实效性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3.4提升教师人员综合素质
教师作为开展思政课的主要人员,农村学校可通过调整薪酬福利,或与政府合作等方式,引进综合素质较强的教师,以对师资队伍注入新的活力。对于原有的教师人员,可通过外出培训、思政教育、互相学习等方式,让教师在不断的学习过程中, 掌握更多的教学方法,提升个人的教学水平与能力,进而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采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展开有效的思政课教学。
        结语:综上所述,教育全面改革的背景下,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村教育的发展进程。为有效开展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相关学校领导者及管理部门,需要深入分析当前农村学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探索出适合农村思政课教学的措施,进而在实际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不断推进与创新思政课教学方式,使思政课的教学水平能够有效提升,培养出更多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夏艳.新形势下农村地区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状况[J].核农学报,2021,(1)12-16.
[2]雷艳萍.新形势下农村思政教育的发展探究[J].核农学报,2020,(12)22-28.
[3]刘国仕.两学一做背景下的农村籍学生思政教育创新[J].核农学报,2020,(11)27-29.
[4]薛洁丽.提高农村学生思政课学习兴趣的研究[J].科学咨询,2020,(7)15-18.
[5]张诗锐.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4)37-39.
[6]田双双.论网络视域下农村学生的思政教育[J].中国农村教育,2019,(24)66-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