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黄佩怡
[导读] 互联网+”已逐渐应用到各个传统行业当中,“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拓宽了教师教学的途径
        黄佩怡   
        肇庆市龙禧小学  526020
        摘要:“互联网+”已逐渐应用到各个传统行业当中,“互联网+教育”的模式拓宽了教师教学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教学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式。这一方式既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在学生学习资源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也将互联网学习的优胜之处更好地融入了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爱好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在小学阶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发展特点,循序渐进地进行信息技术的教学。尤其信息技术课对于很多小学生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因此,教师就要抓住这个关键时期,培养他们对这门学科的兴趣,采用互联网+环境下教学的方式,用有限的时间实现更加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1]。
        一、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信息技术教师对自身的教学不明确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不仅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会利用信息技术教学,这样教师就可以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知识。因此,信息技术教学对学生而言十分重要。但据调查显示,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并没有受到重视,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将书本的知识讲授给小学生,而不带领学生对信息技术进行拓展延伸或者进行实际的训练。而且,大部分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都没有制定教学方案,教学材料也不是很充分,致使教学目标模糊不清,学生无法准确地解读教学内容。
        (二)教学模式单一
        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具有可操作性,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时必须要动手操作,才可以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但教师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多数情况都采用大屏幕教学、讲授教学,而没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操作条件和学生课堂互动,这使得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信息技术理论性的知识,学生一成不变地学习。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也较为单一,没有独特性,多数只是老师讲,学生做,枯燥无味的教学课堂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很难集中注意力。


        二、互联网+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的思路
        (一)合理改革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教学一般侧重于主要科目,留给信息技术教学的时间相对较少,因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做好教学设计,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为了充分保证课堂教学效果,我会尝试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学设计进行了构思与改变。我科学分析并挑选具体的内容,保证信息技术教学与相关的网络技术互相适应,并且保证网络内容与课堂教学的无缝衔接。本人会针对教学的相关内容制作微课或视频,还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等对教学课堂进行改善。在对教学设计内容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之后,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度也得到了较好的保证[2]。
        平时的教学中,我会使用微课教学,在网上下载或者自己制作微课作为辅助教学。陈述性知识的微课教学设计主要应该关注学生对这类知识学习所需要的基础性知识内容。微课所呈现出来的画面与声音也需要与小学不同年级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增强画面的形象、生动性,声音也要尽量清晰,表达明确,注意对教学重点的突出。程序性知识的微课教学重点应该是注重对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提供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进行计算机操作实践,通过实践练习加深对相关概念的理解,还能使自身技能得到提升。小学阶段的程序性知识微课教学的操作比较简单,操作步骤也应该是比较容易理解与模仿的,在不同的操作步骤之间需要留有一定的停顿,让学生能够进行重复性练习。比如:第一册(下)指法练习中的键位学习中,我先通过自己制作的微课视频对正确的键位指法进行示范,然后留出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的键位指法进行调整。学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反思自己的键位指法,然后再要求学生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让学生一起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练习[3] ,最后我制作的微课展示一些容易出现错误的例子,更好地加深了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二)课堂中用互联网+技术辅助教学展示,使展示更加直观简便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常常会受到硬件和经费的限制,不能提供实物进行直观展示。如果让学生通过观看互联网视频的形式来认识这些物品,可以更形象地把它们“摆”在学生的面前近距离观察,让展示更加直观简便。例如第一册(上)《认识计算机》一课中,全课中心内容是介绍 CPU、内存、硬盘、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等。我在上这一课时利用微课,在导入时向学生简单介绍 CPU、内存、硬盘;而后让学生观看微课(介绍 CPU、内存、硬盘)等,生动语言结合形象动画的微课导入直观,吸引眼球,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对要掌握的知识印象深刻,课堂气氛活跃。
        在迈向信息时代的步伐里,我们目前面临的是一个数字时代,知识及其丰富,知识获取的广度和深度也在不断的扩大,我们在课堂内外、不同的时间、空间、方式都可以获取知识,也可以跟不同的人合作学习,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教学,互联网+环境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改革任重道远,我期待着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能够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邱钰. “学案引领、微课支撑”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26(06):28-30.
[2]聂凯. 基于微课的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36(01):83-85.
[3]殷飞,王彤.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2017,32(01):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