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香钊
雷州市附城镇浦中小学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作文教学的目的在于学生需要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具备独特的思维,写出的文章个性鲜明、内容丰富、表达流畅。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生活化思维,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积累生活方面的素材,利用写作说出自己的心声,展示真实的自己。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通过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从课堂走进生活,从而提高写作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
引言
在传统的作文课堂上,经常会发生刻板的情况,教师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让学生背诵范文的模板,完全不符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但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开始树立全新的教育观念,逐渐重视生活化教学。这就要求学生的作文中涵盖生活元素。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深对实际生活的了解,进一步地感受周围的世界,激发学生对于生活的热忱,促使学生学会让生活为其服务。
1作文生活化教学的含义与作用
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来进行真实的写作。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坚持写作,通过写作的形式来表达和抒发情感。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欣赏作品的能力,充分地利用优秀的作品,不断地积累写作素材,从而逐渐地提升写作能力。在实际生活中,学生能够运用的素材有很多,然而大部分的学生都会忽略这些元素,很难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探索生活中的美。只有对生活有深刻的体会,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同时,教师还应该重视对学生写作的指导,引导学生重视积累生活方面的素材,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利用写作说出自己的心声,从而展示真实的自己。学生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写出的作文包含着其真实的感受,作文会显得更加真实。作文中的大部分素材源自真实的生活,小学生应该充分地了解生活,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挖掘写作的潜力,并且提高写作能力。同时,小学生应该重视积累词汇,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借助作文展示自己的思想动态。
2 小学语文作文生活化教学策略
2.1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其心理和生理方面发展还不太成熟,如果教师采用不当的管理方式,很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心理。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不对学生的写作要求太多的条件,而应该引导学生拓展思维。例如,教师在选取主题时,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不作过多的限制。教师在阅读学生的作文时,也应该放平心态,并且将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列举出来,逐个分析,然后鼓励学生加强交流和互动。
语文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小学生最明显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在作文课堂上,教师可以安排一些游戏,培养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作文课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利用课前休息时间,带着全班学生去操场进行体育锻炼,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选择运用的种类。然后,在作文课开始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主题和“游戏”有关的作文,在文中需要描述自己的心情。那么,学生在参加游戏活动不久后进行写作,很容易形成清晰的思路。在这种情况下写作,文章的内容会非常地真实,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的教学形式趋近生活,利于接受。
2.2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
在语文写作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并且从中积累写作素材。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城市的繁华景象还是乡下的自然风光,教师都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同时,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应该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并且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挖掘可用的素材,并且积累。
在进行写作时,能够达到言之有物的目标,同时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在学习《祖父的园子》时,文中有句话是对蜜蜂的描写。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分析课文中一些与生活有关的描述。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合作。然后,教师需要进行总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感知作者观察生活的角度,利用生活化的写作呈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另外,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机会,通过写作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真正地帮助学生展示真实的自己。利用写作,学生可以说一次难忘的经历,说出自己内心的话等等,这样学生就不再是脱离文章的编造者,而是体验生活的小能手,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3指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
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积累作文的素材,整理一些好的词汇和句子等。除此之外,语文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会积累,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在班级内部组织一次“词汇宝库”活动,鼓励学生尝试捕捉其中的语言成分。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记录自己阅读过的优美语句,并且在课堂上分享给其他同学。通过上述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的方法,逐渐地丰富个人的“材料库”,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另外,教师还可以教会学生积累一些思想内容方面的素材,从而建立自己的“思想库”。通过上述不同资料库的建立,学生可以积累到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写作中可以充分地利用,并且还可以加入自己的情感,写出高分的作文。
2.4将写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
语文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加深对实际生活的了解,不断地体验生活,并且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将写作和日常生活相联系,体验写作的乐趣。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体验生活的机会,促使其更好地融入生活情境,从而产生写作的动机。例如,教师在提出“我的小动物”为题目的作文后,可以将一只真实的小兔子带到写作课堂上,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或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时间观察家里养的宠物,或者邻居家养的小动物,了解动物的特征、习性等。写作内容与实际生活贴近,学生在写作时,能够学会让生活为其服务,从而逐渐地提高写作能力。
2.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小学生写作过程中,经常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学生很少主动学习。因此,
语文教师应该重视更新自身的教学方式,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与方法,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或者,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并及时地启发学生。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自主观察的作业,尝试开拓视野,可以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比如花草树木等。学生在进行认真的观察后,还需要做好观察记录,作为写作素材。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培养观察的习惯,做好生活素材的积累。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需要重视对学生的引导,鼓励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引导学生重视积累生活方面的素材,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同时,还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引导学生认真地观察生活,积累素材,指导学生积累素材的方法,将写作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逐渐地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真正地达到作文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朱云艳.关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生活化教学的思考[J]. 新课程(上). 2019(11)
[2] 杜梦婷.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生活化实践[J]. 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 2019(07)
[3] 魏玉梅.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写作生活化教学[J]. 天津教育. 2020(02)
[4] 丁敏.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J]. 作文成功之路(上). 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