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以3-6岁幼儿为例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曹瑞
[导读] 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幼儿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少
        曹瑞
        渭南师范学院 陕西渭南 714000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幼儿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机会越来越少,社会也缺乏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意识。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儿童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学前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其以后的社会化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通过对3-6岁幼儿亲子教育的现状展开调查与研究,查找相关资料,探讨家长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有一定影响,并找到家长如何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亲子教育;人际交往;社会性
一、关于亲子教育的概念界定
        1.亲子教育的概念
         家庭教育的概念包含亲子教育,而亲子教育是家庭教育内涵的深化和发展。它包含了两个主要部分:一是“怎样做父母”的情感教育;二是父母“如何与子女建立正向的亲子关系”的情商教育。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亲子教育由一味的训斥转为给予子女关怀、发展和教育,由过去的教育子女到现在的父母自我教育。
        2.亲子教育的特点
         启蒙性:我们每个人一睁开眼看到的是我们的父母,可以说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承担着幼儿出生后早期的启蒙角色。
         示范性:孩子的第一阶段主要是模仿行为,父母亲们在这一时期的喜怒哀乐等情绪,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
         长期性:在幼儿一生中亲子教育所占的时间最长,远超过了学校教育,具有持久性,幼儿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深。
         感染性:在亲子教育的过程中,家长有很强烈的情感性,教育情感对幼儿的成长作用至关重要。
         全面性:亲自教育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儿童的衣、食、住、行等方面,甚至能力、爱好、审美体验等都离不开父母对他的教育。
         灵活性: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比较灵活多样,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教育方式,都有自身独有的特点。[[]]
        3.亲子教育如何影响幼儿
         3.1影响幼儿的学习习惯
         书香世家成长出来的孩子,肯定也会谈吐不凡,有着广博的学识。
         3.2影响幼儿潜能的发挥
         每个幼儿都有潜在的能力,家长要做的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子女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3.3影响幼儿的性格养成
         幼儿的性格养成,与他父母的相处方式或其思想语言的表达方式密不可分。不同的家庭环境造就了不同性格的孩子。
         3.4影响幼儿的思想品质
         每一个新出生的幼儿,内心世界都是一张白纸,而这张纸最终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最后会成为怎样的人,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思想教育。
二、3-6岁幼儿的社会性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纲要指出,家庭应该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建立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在良好的社会环境及文化的熏陶中学会遵守规则,建立基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关于幼儿的心理健康
         幼儿能依靠自身,较快、较好的适应变化了的人际关系,就可以视为其心理健康。在一个新环境里,幼儿能够积极的去融入,并且能交到很多的新朋友,有意愿去参加各种各样的集体活动。一个健康的幼儿必须要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这个条件。
三、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内涵
        1.幼儿人际交往的含义
         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人际交往是指幼儿在生活、学习中与别人的接触。幼儿人际交往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影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
        2.幼儿人际交往的类型
         受欢迎幼儿:此类孩子表现出较高的亲社会性,具有积极快乐的情绪,能与他人良好相处。同时坚持交往,喜欢合作,愿意分享,敢于表现自己,攻击性小。
         被拒斥幼儿:这类幼儿的破坏性行为较多,他们极其喜好与人争论,一定要争第一,且极度活跃,表现出较高的攻击性。但亲社会表现低,不愿与人分享,喜欢自己单独玩游戏。
         被忽视幼儿:此类幼儿胆子小,容易害羞,很少攻击,反社会行为少,不敢自我表现。


        3.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及影响
         3.1幼儿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
         1-2岁的幼儿能够完成想要加入游戏、简单的表达想法等人际交往行为,甚至同伴之间会相互给予玩具。儿童的人际交往互动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复杂。在4岁左右有的幼儿会建立一些同伴间的友谊,短暂的玩伴关系不会保持太久。4-5岁的幼儿已经能够想出一些解决人际问题的简单的办法。5-6岁的幼儿具备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具有初步的人际交往能力。[[]]
         3.2幼儿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由于受认知、语言能力发展的限制,幼儿在情绪表达、情绪调节、观点釆择等方面发展不全面,所以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例如,脾气暴躁、易怒还有攻击性的儿童容易被同伴拒绝,害羞自卑的儿童会被忽视,以自我为中心的儿童,也会经历从受欢迎到被拒绝的过程。[[]]
         3.3人际交往能力对个体的发展影响
         人际交往的发展是幼儿阶段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家长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技能,有利于幼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不管是在人际交往中被拒绝被忽视的幼儿,还是人际交往能力较好的孩子,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都将有利于其社会性的发展。
四、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因素
        1.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钢筋水泥构筑的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活动范围,而且社区里也缺乏足够幼儿玩乐的公共设施和场地。
         社会环境:复杂的社会环境也在某些方面影响着幼儿的人际交往范围。
        2.家庭因素
         2.1父母的人际交往能力会对幼儿产生影响
         假如幼儿的父母不擅长与人交往,甚至很少与外界接触,不善言辞,与人沟通说话磕绊,幼儿看在眼里,也会逐渐的学会这些小习惯,慢慢形成孤僻内向的性格。
         2.2父母对幼儿的评价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
         有的父母会给孩子贴标签,如果幼儿在外人面前表现出一点小失误,家长就会评价说“真没出息”“你到底会不会跟人交流啊”等。但是小孩子缺乏一定的判断力,真的认为自己人际交往能力很差,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从而更加不愿意与人交往。[[]]
         2.3家庭结构会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
         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往往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和经验,交往能力较别的孩子能差一点。还有些父母工作繁忙,将幼儿交由祖辈照顾,祖辈的娇纵会导致形成幼儿任性,甚至自私的性格,很难与别人相处。还有父母与祖父母照顾方式及教育理念的不同都会不同程度的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
         2.4父母对幼儿人际交往的干预影响幼儿人际交往
         家长对幼儿过度的溺爱和保护,会直接影响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
        3.幼儿自身的个性特质
         有的幼儿过于活泼好动,但是脾气急躁、易冲动,攻击性强,也会受到幼儿们的排斥,儿童都不喜欢和爱发脾气的幼儿在一起玩。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太说话,做游戏不积极主动性,也不善交际,这样往往会被其他幼儿忽视。
五、结论
        1.父母对提升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
         家长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应教给幼儿如何正确的与同伴相处,有礼貌的与长辈交往。幼儿应该学习如何正确的了解自己、欣赏他人、融入集体。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提升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家长需意识到提升孩子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并重视对幼儿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为幼儿创造好的交往环境和交往条件。家长自身也应为孩子做好文明交往的榜样。让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得到有效的提升。
        2.父母教给孩子一些友好交往的技能
         第一幼儿要学会与人打招呼。一方面可以锻炼孩子的勇气,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情商。第二家长有意识的培养孩子自我介绍的能力。培养幼儿的勇气以及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幼儿也可以多与同龄的小朋友交流沟通,学会使用最基本的交往语言。例如使用“谢谢”“对不起”“不客气”“没关系”等礼貌用语,先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再谈人际互动交往。
        3.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意义
         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满足幼儿情感上的需要,有利于幼儿未来人际关系的发展,有利于幼儿以后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1002-8064(2002)03-0047-04
        [2]李小娜.浅谈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的影响[J].2095-3089(2019)04-0251-01
        [3]黄川芹.浅议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影响因素、现状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33):300-3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