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教育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郑燕华
[导读]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
        郑燕华
        广东省清远市源潭中学 广东 清远 511533
        摘要: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文明的国家,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传统文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传承、民族精神就体现在传统文化之中,正是因为一代代文化的传承,我们国家才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所以我们应该将传统文化融于血脉,将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作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担当和使命。为此,本文针对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前言:语文是我国的国学,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学习语文能够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读音、书写,了解语文的多元化知识,了解到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精髓。近些年来,无论是国家还是社会都在大力地推行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而学校也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在语文教学中大力地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从语文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现状
(一)教师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在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能够给予学生们精神的滋养以及心灵的熏陶。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采取与时俱进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打造丰富分传统文化盛宴,依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低下。
(二)学生主观层面的不重视
        对于传统文化而言,能够起到熏陶学生情感,培育学生品德素养的重要作用。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的建设者,有责任学习和传统我国的传统和文化。但是当前,受到应试教育以及唯分数论的影响,导致学生过重注重知识与技巧,而忽视了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
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1]。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更有利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与传承,也能够让学生们充分地认识到我国文化的魅力,了解传统文化的知识内涵,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感受到国家文化的强大力量。
(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将传统文化渗透在其中,既能够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在一点一滴的学习中,让学生对于我国的文化知识有了更加深厚的了解,进而能够从总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一)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包罗万象,其中蕴含了古代文言文、古诗词、以及优秀名家的文章,无不彰显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我国古代文化的象征,是品质与美感的体现。

如今被收入到教材之中,被学生们学习,为人们称颂,成为世代的经典[2]。基于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深度地挖掘语文教材,探索其中的文化光芒,寻找细枝末节中的情感体现,带领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传统文化。在探索文化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找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品质以及道德情感,从文化的视角进行深度的解读。
        在学习《蜀道难》一课时,文章的重点在于体会诗歌的主旨,并品味诗歌的艺术特色。教师可以为学生们介绍《蜀道难》的写作背景,唐代蜀中的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很多都乐不思返,并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的整体形势,此地自古以来是封建割据之地,随时可能发生叛乱。李白通过这首诗,来表达对于处在乱世中的友人的担忧,同时也抒发了师道艰难,功业难成的愤慨。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蜀道的艰险来挖掘背后的本质,进而做到对文章的深度解读,强化学习效果。
(二)营造良好的文化气氛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师既要重视文化的传承,让学生能够听得懂、学得会,同时也要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文化气氛,从而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充实学生的文化底蕴。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化的气息,让学生们在充满文化氛围的课堂中受到人们精神的熏陶。
        例如,在学习《寡人之于国也》一课时,为了能够让学生们在充满文化氛围中学习此课,教师可以找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一人扮演梁惠王,一人扮演孟子,教师在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们进行配乐,让学生在此条件在进行对话。通过这样的文化气氛,能够让学生们更有代入感,从而能够更加了解孟子的“仁政”主张,以及“民本”思想。
(三)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只靠课堂短暂的时间学习是远远不够的[3]。为此,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开展课外的阅读活动,让学生通过在课后阅读经典名篇佳作来感受传统文化。
        例如,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列一个适合他们阅读的书单,让学生们通过阅读书单中的内容,来感受传统文化;可以让学生们背诵一些我国著名诗人的古诗,让学生更加了解我们国家文化的底蕴;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寻找比较感兴趣的传统文化内容,在每节课开始的前五分钟,为学生们诵读,并且介绍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这样的学习,能够让学生的情操得到很好的陶冶,也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接触和了解传统文化。
结论:总之,传统文化是我国的瑰宝,是我国悠久历史的再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重要性,要以多元化的手段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曹红玉.浅议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J].科技资讯,2020,18(18):182-183.
[2]李元香.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分析[J].科技风,2020(08):75.
[3]张晓坤.文以载道 文以化人——试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科技资讯,2019,17(35):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