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张晓凌
[导读] 高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快速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点
        张晓凌
        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第三实验小学
        摘要:高效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快速掌握相应的教学知识点,进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随着学生年纪的不断提升,需要学习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全面。这会给学生造成不小的学习压力。并且部分教师依然保留着传统教育理念,所使用的固化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十分枯燥的学习感受,降低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这样容易造成课堂效率低下,无法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因此,本文就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分层教学
1 引言
        为了更高效地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教学任务,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一个优质的学习环境,真正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教学任务。开展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师创设的优质分层学习环境中更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达到提升班级整体教学效率的目的。
2 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模式是指基于学生之间普遍存在的差异性,教师面向全体学生,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学生群体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评价手段的教学模式,力求在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最佳发展。
3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策略
        3.1 合作分层
        我们都知道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擅长不同的学科。以小学语文为例,女生的语感可能略强于男生。好学生虽然会在某些方面促进差生的学习,但也会降低好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语文核心素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方式,让同级学生一起学习,与同级学生合作,这样会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更有利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使学生得到提高他们的个人学习效率,强化语文课堂教学在小组分层学习中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语文老师可以把四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他们的语言水平应该基本相同。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这篇文章时,语文老师让学生们讨论雨来为什么被称为英雄?他有什么特点值得学习。然后,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讨论结束后,语文老师要求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就小组讨论的结果发言。讨论结束时,老师给出了正确的解释。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分层的小组学习模式来达到相互促进的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在小组学习中得到平衡发展[1]。
        3.2 教学分层
        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按照小学生的语文实际情况来分层次的制定教学内容。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忽略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要求,要注重每个语文层次小学生的学习差异性。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是每个语文学习层次的小学生,都能充分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并能由浅入深地进行推进式的语文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让语文学困生对语文基础知识进行充分巩固,二层语文学习的学生,应当在语文基础知识上得到有效提升;一层语文学习的学生,应当充分提高自己的成绩。在此基础上,为了充分保证分层教学的目标能够得以落实,教师应当抓住语文分层教学的核心阶段,为学生的语文分层教学找到有效的教学切入点。教师在统一语文授课过程中,应充分关注每个语文学习层次的学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中,并且认真解决每个层次的语文问题。
        3.3 目标分层
        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依然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分层教学将没有了任何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2]。小学时期的语文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教师所讲的的每节课,都有不同的知识点与教学大纲。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大纲的要求,以不同层次的学生为核心,制定出与之相符的教学目标。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课文时,可以为学生制定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让学生读懂第五段,并能够回答课后第五题和第六题;第二个目标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章中心主旨及写作手法;第三个目标是利用文章问题开头的写作手法写一段话。在这三个目标中,前两个目标很容易完成,第三个则是进阶教学目标。教师利用这种不同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展开不同的分层教学,促使学生在不断挑战下一个学习目标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2]。
        3.4 微课分层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体现着语文,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要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将语文课文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对学生的成绩有所掌握之后,教师可以将成绩优秀的学生和一个学困生分为同桌小组,采用“一对一”帮扶政策,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微课视频和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让每一位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师的教学中,被微课视频所吸引。语文教师要认识到微课的重要性,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微课视频创设教学情景,并且将学生的知识点学习进行归类分层,将语文中枯燥难懂的知识点以更加直观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分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5 评价分层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会忽视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这样会导致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就算是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也会被与其他人成绩之间的巨大差距埋没,难以得到教师正向的评价,会影响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质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分层评价,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教师对他的重视,逐步建立学习的信心,促使学生不断进步,提高学习的质量[3]。例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数据表格,将每一个学生在教学评价环节的表现数据化,如完成了教师要求目标的100%、80%等,根据每次完成评价后记录的数据对学生进行分层。在《只有一个地球》的学习评价环节,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提出不同难度的问题,如“为什么地球上人类活动的范围很小?”“为什么不能破坏地球的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为什么说只有一个地球?”等。问题难度递增,会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学习水平尽力回答。根据学生的表现,教师会对学生进行分层评价。在评价学生时,教师要遵循鼓励原则,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要求,并且已经逐渐地深入到基础语文教育教学中,在小学的教育中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核心素养教学理念的出现,对于基础教学是一个重大挑战,如何把分层教学与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进行更好的融合,使二者都发挥更好的作用。采用分层教学的手段可以更好地让全部学生得到发展,让每名学生共同进步。因此,语文教师可以把核心素养作为语文教学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到语文分层教学中,使小学语文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也让小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受益最大。
参考文献:
[1] 蒋宜荣.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69.
[2] 吴昕宇.核心素养大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2).
[3] 林娜,王卫.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分层教学[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