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碧娟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兴城第六小学 广东 梅州 514500
摘要:小学教育具有比较强的基础性,所教授的文化知识也具有很强的科普性质,在小学教育中,教学的重点不仅仅是课本中的文化知识,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学任务。在小学教学体系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在其与德育教育有较高的契合度,将小学语文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学生未来发展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就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以小学的语文教育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学策略
引言:
德育教育与语文教育有很高的契合度,语文课程本身就具有德育思想德育内容,语言文字能够直观的表达个人内心的情感以及思想,小学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行引导,因此语文教学在开展德育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本身的课程体系就比较适合德育教育的开展,因此小学的德育教育修需要依托于语文教学,在教学中寻求德育教育语文教学的契合点,来促进德育教育的开展,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在小学的语文课堂中进行渗透,在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1.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现代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对于小学教育来说德育教育与文化课程的教育同样重要,但是从德育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上来看,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远远滞后于文化课程教学的发展。德育教育主要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对于当前的小学德育教育来说,亟需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对德育教育开展的方式进行创新,充分发挥语文教育在开展德育教育方面的优势,利用语文教学的内容来丰富德育教育的素材,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语文学科在德育教育的开展上具有很大的优势,这种优势集中体现在语文学科内容中有大量的德育教育的素材。因此在德育教育与小学语文渗透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大力地对语文学科中的德育教育资源进行挖掘,将相关的教学内容赋予德育理念,在加强对知识理解的同时也促进德育教育的实施。
2.小学语文德育教育的渗透方法及实践
2.1深度挖掘语文课本中的德育资源
课堂教学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教师的教学活动只有通过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地开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进行教学的依据是教材,教材可以说是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将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渗透也需要围绕教材来开展,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的内容,来对德育教育进行渗透,才能在保证学生知识掌握的前提下,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开展德育的观点出发,将教材中的内容赋予德育观点,提取出教材中有利于德育教育开展的内容,然后教师需要从德育教育的观念以及思想对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进行规划,一方面需要利用德育思想来促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材内容的启发下,提升自身的思想境界。充分发挥教师引导作用以及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关键,学生在领悟教材内容后,就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在小学的语文教材中,很多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因此教师需要充分的利用教材中的这些榜样形象,为学生树立起良好的榜样,同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德育教育的渗透还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特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从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中获得感悟,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以及思想品质的提升。
2.2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渗透德育
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上来看,小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这种思维方式决定了简单直接的伦理说教,难以起到有效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将故事引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思维。比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给学生讲“二十四孝”的故事,通过积极向上的故事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学生对德育理念有更深的理解。相比传统说教式的德育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更加的显著,因为这种教育方式,在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情感感知力,能够更加有效的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引导。
2.3渗透于实践活动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小学的语文教学中,课外活动已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外活动能够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成长,同时课外活动也是教师渗透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教师应该在课外活动中积极的渗透德育教育,以课外活动来提升德育教育的深度,在课外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知识,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落实。教师在开展课外活动之前需要对课外活动素材进行精心的选择,既要保证课外活动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也需要保证课外活动能够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在活动题材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选择爱国主义演讲,诗歌朗诵比赛等形式,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活动的同时,得到爱国主义教育,将德育教育上升到更高的高度。
结束语:
从本质上来说德育教育是对学生价值观的教育,也是能够健全学生人格的一种教育。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往往能够起到更好的作用。德育教育关系到学生个人思想品质的形成,在
传统的德育教育体系中仅仅是通过开展统一的德育教育课来渗透的德育思想,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往往无法保证德育教育开展的深度,因此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不佳。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其与德育教育有着较高的契合度,小学的语文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学生的思想以及情感进行引导,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德育教育的内容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能够有效的提升德育教育的深度以及有效性,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李国林.新时期关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J].科技资讯,2020,18(28):152-154.
[2]苟淑云.关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28):246-248.
[3]骆慧英.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与融合分析[J].文理导航(下旬),2020(10):5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