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衔接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袁爱玲
[导读] 从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隔的两个不同教学内容
        袁爱玲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秦皇台乡中心学校 256659
        摘要:从实际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来看,大多数教师的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是隔的两个不同教学内容。该种教学实践中的相互独立导致了学生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相脱离的实际问题。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的开展既要重视基础知识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通过知识运用能力的针对性提高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发展,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衔接方案,以期通过教学实践策略的提出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衔接;
        引言:
        语文教学中知识的输入与输出有着相互联系,相互辅助的实际特点,而在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虽然有着不同的教学侧重点,但不同教学内容对于学生个体综合能力的发展却都有着相似的积极作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在核心素养人才培养目标下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组织要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联动,通过二者之间的有效衔接,以知识的输入促进输出的同时也以知识的输出来辅助知识输入质量的提升。通过写作中阅读能力的锻炼与阅读中写作技巧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提高。
        一、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衔接的重要性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在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既要向学生系统的讲解基础的语文知识,同时要通过学生个体语文知识综合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听说读写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技能,小学的语文学习重点在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培养上,而阅读作为知识输入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写作能力训练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提高。在写作的锻炼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知识输出的锻炼来使其更好地理解阅读写作中所掌握的写作技巧与语言表达。
        对于学生而言,其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所面对的阅读与写作教学相互脱离的实际学习情况影响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系统化。语文的综合能力作为考察学生听说读写多个技能的重要方式,其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学生综合的培养要通过不同学习内容之间内在联系的构建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实践的组织效果,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于学生个体基础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课程实践活动的组织,而在促进学生个体语文综合能力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的相互联系,互相衔接来保障语文课堂实践的组织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衔接策略
        语文教师在其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既要明确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不同侧重点,同时也要通过有意识的阅读与写作教学之间的互相衔接,在把握语文学习系统性的同时以不同教学活动的组织来促进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发展。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衔接可以通过以下几种具体的措施来保障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质量。
        (一)深度阅读,积累材料
        学生在开展语文写作时更多是基于自身的生活阅历而开展的对于生活现实的思考,在写作中对于个体的情感进行抒发,对于个体的情绪进行表达。小学生在写作实践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与生活经验的不足往往表现出了无话可写,无情绪可抒发的实际问题。
        对于语文教师而言,为了充分的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促进学生情感表达的过程中要重视对于学生写作素材的积累,以写作素材来弥补学生生活阅历的不足。使学生更好的把握写作中的描写要点与写作技巧。
        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于教材文章开展深入的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写作的技巧与作者情感表达的方式。该种对于文章的深入理解可以弥补学生在写作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素材不足,能力有限的实际问题。对于教师而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首先要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加以分析,既把握文章写作的方式,同时也通过写作技巧的拆分来使学生掌握进行文章写作的方式方法。


        其次在语文教师课堂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加以知识的记忆与内化,通过学生对于知识的深入理解,在学生写作过程中通过知识运用能力的锻炼来促进学生个体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阅读教学的开展要重视以教师的角度对于学生开展引导,同时也要通过学生表达机会的提供使学生在自我表达的过程中加深知识理解的深度。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表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更加灵活的掌握知识运用的方式方法,而教师在开展内容阅读的过程中也要主动的引导学生对于文章的内涵开展思考,在思考的基础上以读后感的形式来记录学生的所思所想,以日常的写作训练来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协作,剖析内容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在写作过程中不仅只表达了学生的个人阅历,同时也呈现出了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培养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过程中,既要锻炼学生的个体技巧,同时也要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以思维能力的提高来改善学生的知识学习质量。
        在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课堂实践促进学生个体语文能力的提升。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实践主要是对文本的内容开展分析与理解,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的模式使学生在了解文章大意基础上对于文章的内涵主旨加以把握与理解。
        在学生的表达与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其提高理解文章的深度。为了促进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的衔接,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学生自主的理解以及创意的写作来鼓励学生开展对于文本的深入思考,同时以写作训练的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以《草船借箭》为例,在知识的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的对文章内涵加以分析,而在基本的故事了解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创意写作,通过对于故事的续写来促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人物写作的核心与技巧,在阅读教学中锻炼学生人物形象理解的能力,同时在写作训练中锻炼学生人物写作的技巧提高理解深度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三)分析情感,理解内涵
        小学生在进行文章写作时表现出了思维理解深度不足,情感表达不清晰的具体问题。小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所存在的文字苍白无力现象往往是由于写作过程中情感注入的缺乏,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衔接过程中要重视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情绪感知能力,通过文本阅读过程中情感内涵的把握来使学生掌握文章写作中情感的表达方式。
        在对文章的深入分析与理解过程中,作者为了更好的表达情绪情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了多种的写作手法与写作技巧,而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文本阅读时要重视对于文章写作技巧的传递以及作者情感表达方式的讲解,通过学生对于作者写作过程的了解,情绪表达方式的学习,促使学生在之后的写作练习中加以实践,从而在学生理解文章的基础上以写作训练中的模仿促进知识运用能力,加深学生对于文本理解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结束语
        阅读与写作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初次接触系统语文学习的实际教学背景,使得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衔接愈加困难。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以语文输出与语文输入的综合培养来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学习,以写作教学的实践提高学生知识理解的深度同时以阅读教学中的输出来促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写作技巧。通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相互补充、互相辅助,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施林.小学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契合点探究[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000(006):65.
[2]李秋燕.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效整合[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17(1):00181-00181.
[3]刘瑜.试论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整合[C]//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