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教学对于幼儿园教学的意义思考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黄丹虹
[导读] 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心智还处于成长阶段
        黄丹虹
        邵武市大竹中心小学  福建省南平市  354015
        摘要:幼儿阶段的孩子年龄小,他们的心智还处于成长阶段,这也正是孩子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以及建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幼儿园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的原因,注意力很难集中,但他们喜欢听故事,因而故事教学也逐渐取代了传统教学的授课方式,成为幼儿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故事教学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有重要的意义,内容单纯、道理简单、富有童趣的故事也可以帮助孩子懂得很多道理。故事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快速培养孩子听、说的能力,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教学;意义
        故事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下教学过程中将故事插入教学内容中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很好地满足现在幼儿园教学的需求,故事教学对于幼儿园教学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需要幼儿教师重视故事教学,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帮助孩子理解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
        一、故事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孩子的心性总是做什么都三分钟热度,前一刻还在认真听讲,下一秒就被其他的事情吸引了注意力,在提高孩子注意力这方面,故事教学的优势就很好地体现出来了,孩子大都喜欢听故事,老师讲课时,将故事穿插在教学内容中,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认真地听老师讲课,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够有效的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提高孩子得到兴趣。故事的选择对教学成果的影响也很大,幼儿教师应该以孩子的兴趣爱好为主要依据,选择的故事内容要充满童趣,想要表达的道理浅显易懂,积极向上,对于主角是动物或者是其他物体的情况可以使用拟人的方法表达,来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例如乌鸦喝水的故事,将乌鸦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达出要学会变通的处事方法。
        二、故事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类最基础的沟通能力,人类社会的各种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实现的,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太小,在语言表达这方面的能力较弱,故事教学很好地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老师口语表达故事,故事是由大量的词汇组成的,贴近生活的小故事可以帮助孩子学会运用词汇,而且通过教师的耐心引导,将一个故事反复的多讲几次,直到孩子可以记住,能够自己将故事完整地讲出来,鼓励孩子回到家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可以更好地锻炼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孩子自己能够讲出完整的故事也会提升孩子的自豪感。
三、故事教学可以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
        多元智能指的是包括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肢体协调能力等等多种智能。幼儿园老师利用故事教学可以有效的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在故事教学中,讲故事的老师通常还会结合一定的表演和语气表情,这种行为会引发孩子的学习模仿,恰当好处的运用表演动作和语气表情可以帮助孩子更快地理解故事内容,并且锻炼孩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学习模仿能力。任何故事都有一个剧情发展,前因后果,故事教学可以很好地教会孩子理解这些因果关系,例如,因为冬天的到来,候鸟要飞到南方过冬,通过故事,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孩子听故事的过程中,训练孩子的理解能力,刚开始老师讲一下简单易懂的故事,慢慢加深难度,从而锻炼孩子的理解能力。

还可以讲故事设计成简单的小游戏,或者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让孩子来表演,划分多个角色,让班级里的同学们一同表演,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还可以帮助孩子们体会到集体合作的重要性。
        四、故事教学可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利用故事教学的方法来丰富孩子的想象力,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一切发明的源泉。故事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培养想象力的基础,开阔视野,积累知识和经验。幼儿阶段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老师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点,充分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鼓励孩子自己创作一些故事,以之前学过的小故事为例,自己的玩具,小动物等等作为素材,为故事设立虚构的情景、人物、情节等,将创作好的故事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既锻炼了孩子的想象力,同时还锻炼了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语言组织能力。可以帮助孩子加强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运用,也能为以后上学写作文提供素材、打下基础。
        五、故事教学能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宛如一张白纸,老师的教育对他们的影响至关重要,故事教学有利于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老师可以多找一些带有正确价值观的故事,从故事中感受教育,优秀的故事可以带给孩子很多道理,让孩子懂得是非曲直,品味到什么是真善美,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事不可以做的,通过故事教学,让孩子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变化故事的主角,塑造让孩子印象深刻的形象,利用生动形象的讲解,领悟故事的内涵,把孩子带到故事的场景中去,教会孩子试着用主人公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例如故事中的反派角色通常会给社会或者他人带来危害,孩子站在受害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会明白给他人带来危害的行为是不能做的,感同身受比直白地告诉孩子该怎么做更加有说服力。
        六、故事教学可以帮助提高师生间的交流互动
        在幼儿园教学中,交流互动占据了教学的主体部分,从前的教育模式是老师讲课,孩子听课。故事教学有效地改善了这种呆板的授课模式,搭建师生之间的沟通的桥梁,帮助老师更快地融入到孩子之中,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活动加强了老师和孩子之间的互动,增进师生感情,让孩子喜欢和老师一起上课学习,老师在日后的教学过程中也会变得更加得心应手。
        结束语:经过以上分析,在幼儿园教学中使用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等等,而且这种不同于传统授课模式的教学方法,还能帮助老师和孩子之间建立交流的通道,提高师生的互动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有非常大的帮助,能够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地学习。由此可见,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苏霞.浅谈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2020-06
        [2]谢晓,何莉.故事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第二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文集.2015-07
        [3]王亚静.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J].新课程(综合版).2019-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