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仕敏
重庆市巴蜀渝东中学?404600
摘要:在当前,物理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开展中常常发现部分学生出现意志薄弱、走神溜号、自信不足等,对学生学习的开展产生非常不好的影响。所以,为了使得这一现状得到改善,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进行落实,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行为及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更多的新鲜感,达到最佳的课程成效。
关键词:初中物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落实
前言:在教学的三维目标当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是前两个维度结果的整合,对于教学的开展产生非常大的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所以,这就需要初中教师在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摒弃应试教育的思想,加大该目标的落实,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深刻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价值和魅力,使得理想的课程效果得到达成。
一、精心组织语言,实现目标落实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本身往往具备求异、求新、求趣、好动的特点,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都是非常强烈的,这是教师在物理教学当中可以感受到的[1]。所以,教师在课程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在目标落实时,首先就可以加强教学的精心组织和设计,对教学语言精心运用等。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集中专注力,增强趣味,使得预期的教育效果得到达成。例如,在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对教学语言精心组织,如:“老师发现我们班级有些学生养成了非常不好的行为习惯。在开门时常常用脚踢,门都被踢破了,这说明什么呢?”让学生回答在踢门的过程中起到施力的作用。教师在此过程中就可以继续引导:“那么在踢门的过程中这位学生的脚可不可能会受伤或者骨折?”引发学生的探讨,让学生懂得很有可能,因为力是相互的!教师就可以继续说:“即使真的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同情他,因为这是他自找的......”使得学生哄然大笑。借助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使得课程在开展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在这其中获取知识和技能,使得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转变教育模式,实现目标落实
在学生群体当中,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是非常大的,再加上部分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观念比较强,在课上课下都主要和几个学习好的学生互动,导致其他的学生在班级中处在边缘化的位置,很难使得“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得到实现。
所以在当前,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就可以追求教育模式的转变,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目标得到实现。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一课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把控好难易程度,将教学内容划分成简、中、难三个层次。在任务布置完毕之后,就可以为学生设置开放空间,让学生按照当前的学习情况进行自主的选择,只要完成一项即可。借助这样的方式可以使得学生在知识探究和获取的过程中更好地展现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信心的树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深化情感体验,达到最佳的课程成效。
三、结合实际问题,实现目标落实
针对于物理知识来说,往往是来自生活、归于生活的[2]。所以,在目标落实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构建桥梁,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知识内化,深化情感,使得理想的课程教学效果得到实现,促使教育目标得到有效落实。例如,在讲解“噪声防治”这一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密切联系生活,使得教育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比如,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可以联系生活带领学生探究在实际生活中的电磁污染、光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让学生感受到在实际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存在,让学生可以加大对知识的利用使得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促使最佳的课程成效得到展现。
四、完善课程评价,实现目标落实
在物理教学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3]。通过评价的实施将决定学生在物理学习当中的状态、情绪、自信等,是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加强重视的。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也应该对评价进行完善,使得预期的教育目标得到实现。例如,首先,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该构建过程和结果性评价的体系,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行为和态度。此外,也应该将鼓励和激励教育为主,使得预期的教育目标得到有效的落实。
结论:总之,在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当中,教师不断加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落实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中兴趣的激发、情感的触动,使得理想的课程目标得到实现。所以,教师在教学的开展中应该精心组织语言、转变教育模式、结合实际问题、完善课程评价等,促使目标得到落实,助力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获取到良好的成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穆强. 初中物理短视频教学资源设计与应用研究[D].渤海大学,2020.
[2]许力平.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J]. 中华少年,2019,(32):209-210.
[3]赵寿. 引领启发 促进认知——以初中物理《光的折射》为例浅谈有效教学[J]. 新课程(下),2019,(0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