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増萍
康杰中学 山西 运城 044000
摘要:高中传统的教学方法早已不适合现在的学生,尤其是数学这一学科。随着时间积累,越来越多的学生不喜欢以往的教学方法。而新式教学方法情境法已经被很多老师广泛运用,情境法旨在引起学生的心理共鸣,使其发自内心的参与数学的运算,从而获取知识。应用情境法可以通过设置情境来实现知识的理解和复习,使学生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和推进学习动力,使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愉快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目的。
关键词:情境教学;高中数学;应用研究
引言:高中学习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知识转型的重要时期,也是开展数学思维的重要时期,如何将所吸收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这是高中数学的难点。由于高中的数学知识是初中知识的进阶版,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消沉颓废,对自身产生不自信的想法,还伴随着一定程度的压抑。这种思维经过长期发展会导致思想障碍,慢慢失去学习的乐趣。情境法的教学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因素,它能对无心学习的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作用,使其对学习重新充满自信。长期下去,能逐渐矫正学习时产生的消极态度,在学习方面重新燃起希望,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一、创建高中数学情境法
(一)创造生活情境法,激发学生思维
高中数学知识主要来自实际生活中,学好知识对以后的生活很有帮助。高中这段学习期间,学生都有较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来源于升学。高中时期的知识又非常抽象,没有具体化的概念,更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心理。对新学的知识有种陌生的感觉,长期发展下去,这种情况很不利于学习,提升学习成绩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使用生活化的情境法有利于教学的开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与生活产生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熟悉感。因此教师在使用生活情境法教学时,要注意随时联系生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和理论,并且科普相关知识以及生活中产生的联系,然后开发应用思维。
(二)构建故事情境法,引导学生学习
任何学习都需要良好的兴趣,没有兴趣很难学习新事物,数学也是如此。兴趣能够带给学生丰富多彩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课堂上,这种方式有利于学习,还有利于改善对学习的态度。但是高中生受到的外界因素太多,经常容易受到干扰。而故事情境法可以解决这个不利因素,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提升课堂质量,引导老师顺利授课。因此,教师在使用故事情境法时,需要构建故事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故事,从而学习情境法的相关知识。用这种方式讲课时,还能营造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学生感受数学带来的乐趣,还能使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变得密切,更有利于构建学习课堂。
(三)设置游戏情境法,增加参与感
由于面向的是高中生,所以普通的数学教学方法很难产生效果。而高中生的思维逐渐靠近成年人的思维,所以再用对待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会产生不良影响。因为高中生本身的自尊心极强,因而更喜欢大规模的学习方式。而游戏情境法需要老师的精心设置,若是没有加以引导,思想很容易转移到其他的方面。这就需要老师的严格规范,游戏情境法能够提升学习方面的兴趣,还能满足他们的心里需求。使学生主动参与游戏的活动,加强自身的认识,培养学习的兴趣。还能让学生从游戏当中理解知识,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从达成学习目标。
二、情境教学法与高中数学
(一)利用实物,加强理解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很大,最明显的差别就是难度的不同。初中知识很简单,而高中的知识很难。所以对于不适应高中数学难度的学生更应加强锻炼,努力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强度,为将来的学习奠定基础。为了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应采取实物教学来解决这方面的需求,通过实物来理解题目,从而降低了认知难度,更便于学生进行思考,还能充分了解知识。学生还可以一边动手一边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还可以增强动手能力。
老师在讲椭圆的过程中,以“为什么截口曲线是椭圆”一课为例。老师应带领学生了解椭圆的第一定义,还有椭圆的截面定义,并用旦德林双球法来证明两个定义的统一性。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椭圆的意义,老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椭圆形物体,比如:橄榄球。让学生对椭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接下来学习截口曲线的知识做铺垫。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截口曲线的形象,从而使学生对椭圆有了更深的了解,还能灵活运用旦德林双球法。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
(二)使用悬念,保持好奇心
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对将来的学习很有好处。高中数学只是广阔知识中的一角,高中生不能因为面前的难题而退缩,遇到难题更应该勇往直前,不惧困难。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跨过难关,利用悬念法制造悬念,使学生对所有的数学问题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保持这份好奇心就有能力解决任何难题。若是遇到自己不能解答的疑惑,老师还能在一旁进行协助。这种悬念法能够帮助学生增强思维创新,也能应用在其他学科中。
在讲抛物线的过程中,以“圆锥曲线的光学性质及其应用”一课为例。老师在讲课时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抛出疑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答题。老师不仅应注重知识的落实,还应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老师首先对学生提出“圆锥”的问题,等到学生回答并且回答正确,再提出“圆锥曲线”的问题,最后再提出关于“光学性质”的问题。提出的问题应逐次增加难度,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深入思考,了解问题背后的含义,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点的了解,还有助于提升老师的教学进度。
(三)应用游戏,增强信心
许多高中生对数学产生排斥和逆反心理,这是因为数学的难度很大。导致部分学生精神受挫,学习数学的信心产生了动摇,从而变成厌学心理。对于这类情况,老师应及时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有趣的游戏教学法,使学生在游戏里进行学习,这种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老师通过轻松愉快的游戏来把枯燥无聊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抽象的概念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升老师的教学质量,实现学习成绩的提高。
在学习导数及其应用的过程中,以“图形技术与函数性质”一课为例。老师可以在课上进行简单的小游戏或者小竞赛,让两名学生分别说出图形技术的含义以及函数性质。对回答最完整的学生进行奖励,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好胜心;鼓励回答不完整的学生,让他保持自信心。老师可以通过这种游戏竞赛的形式吸引学生参与答题,这种游戏似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吸收相关知识,让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教学方式还能锻炼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思维逻辑意识。
结束语:根据上述说明,情境教学法作为新式教学方法,将以往的教学方法加以创新。不仅颠覆了以老师为主导地位的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提升了老师的授课质量,还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将学生和老师联系在一起,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教学中应主要使用游戏情境法,这种方法能使学生处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增强学习的兴趣,改变不良的学习态度,从而有效的帮助老师提升学习进度。
参考文献:
[1]杨媚.情境教学法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0):226.
[2]孙鹏飞,董晓霞.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大世界(中旬),2018(08):42.
[3]张忠波.分析创设情境对高中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8(21):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