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琳
济南市历城区机关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纲要(实行)》中明确指出:“在幼儿观察事物的形状、颜色、结构等基础上,培养他们用绘画和手工(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充分表现自己对周围生活的认识和情感。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对大自然、社会生活、美术作品中美的欣赏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美术活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并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幻想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所在,每个孩子心中都拥有一个用幻想和想象堆砌的神奇世界。那么,如何通过美术这一载体挖掘幼儿的想象与创造潜能呢?现结合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谈几点想法。
一、亲近生活、亲近自然,提高审美意识,激发幼儿的创造欲望。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说:“没有形象的呈现,就没有创造活动。”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早在18世纪就提出:“回归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生命之源,蕴藏着蓬勃向上的生命力与创造力。一个不热爱大自然的人,一个不接近大自然的人,一个听不懂大自然语言的人,定然不是一个有智慧有创造力的人。《纲要》也指出:“要引导幼儿接触环境和生活中美好的人、事、物,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因此,在美术教学活动中,我注意带领他们走出课堂,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生活,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让幼儿感知、领会大自然中的一切,从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主题画《春天》时,我带幼儿走出教室,去寻找春天,观察春天的花、树、小草以及小动物、人们的表现等;又如画菊花时,先让幼儿仔细观察各种不同品种的菊花,引导他们了解菊花的生长结构,通过引导,孩子们画出了姿态各异的菊花形象:有的像绣球,有的像仙女的卷发……再如:《小小服装设计师》,首先让幼儿观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服装样式、图案等,然后想象,整合,加工,创造出属于自己设计的服装。总之,孩子们通过自身体验,用美术的手段反映和描绘着大自然,各种形象生动、内容丰富的画面纷纷跃然纸上。
二、让美术活动成为幼儿爱玩的游戏,使幼儿在玩中尽情地想象与创造。
游戏化的学习活动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进行的一种带有学习性质的活动。《纲要》在总则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游戏中学习美术,幼儿不但没有压力,反而会产生愉悦感,这种轻松愉快的情绪,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最高积极性,最强主动性所激发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也是最为丰富的。因此,我们要善于将游戏活动与美术教学结合起来,激励每一位幼儿想学且“动”起来。例如:水粉画教学《彩虹桥》,通过调色游戏,让他们充分感受色彩的变化,用红、黄、蓝三原色,调配出橙、绿、紫等颜色,鼓励幼儿再进行调配看看又出现了什么颜色。调好以后,让幼儿用“玩”出的颜色画成彩虹桥。
在整个游戏中,给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所有的幼儿都“动”起来了。又例如主题画《春天》,先和幼儿一起做“春天在哪里”游戏,启发幼儿用眼睛在天空、花丛、草坪上寻找,用心感受春天,然后幼儿一边朗诵诗歌《春姑娘来了》,一边用画笔画出自己的所见、所知和所感,画面丰富、形象生动。幼儿在游戏和创作中获得了愉悦和成就感,增加了自信,激发了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活了幼儿的思维,既传授了美术技能技巧,又开发了智力,同时还开拓了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三、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丰富多彩的工具和材料,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幼儿在与材料的交互作用中发展想象力与创造力。
美术活动是一种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活动,多种多样的工具和材料可直接刺激幼儿的操作欲望,拓宽创作领域,从而促进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幼儿的美术活动主要有绘画和手工两大类。绘画的工具材料比较常用的有:油画棒,水彩笔,棉签,水粉笔,水彩颜料,宣纸,水墨,毛笔,印章等。手工包括泥工、纸工、自制玩具等,工具材料主要有橡皮泥,泥工板,浆糊,剪刀,色纸,布头,纸盒,蛋壳,花瓣,米粒等。无论何种工具材料,都必须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能让幼儿凭借想象进行操作。例如,各种树叶,可供幼儿欣赏,又可供幼儿粘贴,剪贴?,撕贴出各种美丽的图案和形象。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经常性地提供可操作的美术工具和材料。在小班可以用粘贴加水彩笔、棉签、海绵块等形式,添添画画、点点敲敲,让小朋友感觉画画像在玩耍,轻松自在;在中班,因为孩子小手肌肉开始灵活,可以用绳子、牙刷、棉签、水粉等工具装饰;大班幼儿初步具有控制能力,在选择材料上更具有多样性和创造性,如:刮蜡、版画、线描、白描画、水墨画等,都会产生许多具有艺术美效果的作品。
四、正确评价幼儿作品,使每个幼儿都能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幼儿的再创造。
幼儿美术活动的作品并不单单是一幅画、一件手工制品,而是幼儿思维、想象的自我表现。在创作中,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表现自我,通过独立思考去表现自己的感受,对于他们的艺术创造,教师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那种站在成人的眼光和尺度去衡量儿童作品,进行百般挑剔,横加指责的做法是错误的。在评价幼儿作品时,我们应尊重每名幼儿,相信每名幼儿,多用鼓励的方法,可以给一点小小的奖励,如:印个五角星、贴张小粘纸等。每当幼儿得到奖励时,会高兴地拿着自己的作品自我欣赏一番,或拿着作品互相炫耀:“我有五角星,你有吗?”“你有几个?”在他们看来,老师是至高无上的,得到了老师的奖励就是得到了最高的奖赏,也是对自己作品的肯定。总之,教师对于孩子完成的作品,都要十分珍惜,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他们,评价他们,使他们对自己的作品充满信心,只有当幼儿的自信心增强了,在活动中获得的乐趣多了,才会更好的促进其进一步创作的欲望和持续的积极性。
法国画家柯罗曾经说过一句有趣的话:“我每天都要请求造物主让我变成一个孩童,让我不带任何成见去观察和表现大自然,就像孩子们一样。”我们幼儿教师就是要有一颗童心,在美术教育活动中,站在孩子的角度,用孩子的眼光去发现,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最大限度地挖掘幼儿的创造潜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