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陶金成
[导读] 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
        陶金成
        贵定县贵定中学  
        摘要: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对于思维能力尚未发展成熟的高中生来说很难准确地在短时间内理解和掌握具有较强抽象性、逻辑性、理论性的数学概念、公式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思考如何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优化高中数学教学,其中数形结合思想是其中一种效果较为显著的教学方法。鉴于此,本文先是阐述了什么事数形结合思想,又分析了数形结合思想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详细研究了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详细运用,希望能对相关高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高中数学教学;应用实践
        1数形结合思想的概述
        数形结合即在求解数学题目时,利用抽象和形象思维,将图像转化为相对简单以便于学生解题的优化数学语言。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时,必须遵循造价性原则和双向性原则。造价性是指在“数”“形”转化中,所有几何性质必须等价;双向性是指不仅要直观分析几何图形,同时也要分析代数的抽象性。众所周知,代数具有明显的逻辑性和精准性,可以最大限度避免直观分析几何图形时潜在的“约束性”。
        2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意义
        数形结合思想能将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数量关系问题转变为图形,也能将部分图形问题转变为数量关系问题,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化为简单、具体的数学图形,有机结合抽象思维与具象思维,真正实现化繁为简。在高中数学教学汇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如下:
        2.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数形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它能将复杂晦涩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数、形,并能在数、形之间进行灵活的转变。相较于初中数学教学,高中数学教学的难度较大、复杂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很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畏难心理、抵触心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能有效简化数学学习的难度,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化繁为简,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2.2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学科,数和形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再某种条件下能实现互相之间的转化。数主要是指代数式、方程、函数等,而形指的是集合图形、函数图象。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在其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点关注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判断力,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同时,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的过程也是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过程,随着数形结合思想运用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也将随之不断提升,进而使学生的解题速度与学习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3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3.1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推行,传统的应试教育型数学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趋势了,高中数学教育领域亟需进行改革与创新。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中数学教师也开始积极探索和应用新颖的教学方法,不断渗透与融合各种各样的数学思想方法,特别是数形结合思想。因此,教师要及时摒弃“重结果、轻过程”的教学理念,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直观地转化数与形、形与数,构建自主、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模式,在有效解决大部分学生存在“眼高手低”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与效果。
        3.2详细讲解典型例题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数形结合运用的例题进行整理与归纳,从而分好层次,以递进的模式进行授课。在正式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自主做题,先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题意,更加深入对题干与问题的联系;在学生对题意有了一定的把握,并已经开拓各种思路的情况下,趁着学生的思维还停留在活跃的模式下,来进行相应的指导与讲解,并从多角度与学生探讨不同的解题方法;最后,在讲解总结过后,要求学生比较各种解题方法的优缺点,从而加深学生对此类型题的印象,养成独立思考,自主归纳的习惯,从而最终达到举一反三的解题效果。
        3.3注重数形结合思想的引导方法
        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是一项需要长时间坚持并努力完成的项目,这也就要求教师在应用数形结合思想的期间需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可过于繁琐、复杂,要不可急功冒进。素质教育环境背景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程度直接关系到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效果。对于高一阶段的数学教学而言,函数学习中渗透的是数形的对应转化;而到高二阶段的数学教学,解析几何和向量学习渗透的是形数之间的转化;高三学生的学习重点在于巩固复习,并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构建系统化、综合化的知识体系结构。针对这种情况,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中,应注重常规性习题的强化训练,不断反思和综合此过程中应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于融合。同时,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应发挥引导功能,适时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检验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学习成果,有针对性地进行重复讲解,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仅能有效激发高中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高中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与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及时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各大章节的教学中积极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逐渐培养与提升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德源.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9(33):107-108.
        [2]赵静.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8(24):59.
        [3]高峰.数形结合方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12):9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