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辉绩
广西崇左市扶绥县渠黎镇雷陇小学 532103
摘 要:班主任作为小学生学习和生活路上的指明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引导作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是否被学生接受,很大程度上决定这班级管理的有效性。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发展,旧式的班级管理制度、班级管理方法等已经不再适合我国教育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学习发展的需要。所以班主任必须创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把握住21世纪教育变革的新机遇,从多角度来突破管理方式,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开展。
关键词:班主任 班级管理 策略 研究
一、班级管理“民主化”,发挥学生积极作用
之所以强调开展班级管理“民主化”,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是因为我国素质教育在不断推进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中更要将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管理“民主化”,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这里所谈到的民主化的实施措施有三点。
(一)教师坚持公平公正,平等对待学生
班级中的每一个学生都具有自身的特点和差异性,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教师不能够有所偏颇,要一视同仁,要时刻注意秉持公平公正的态度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和平等。
(二)开展班级委员会,制定流动班长
在开展班级活动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管理地位和能力。成立班级委员会,根据公平的竞争来制定班级委员会的成员即班干部,让学生们能够实现对班级的自我管理。当然班级委员会的成员要定期更换,通过再次竞选来选取新的人员,以确保有能力、有想法的学生都能够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同时,班主任还要制定流动班长制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管理班级,这样能够提高学生的班级责任感,提高学生对班级管理活动的支持度。
(三)共同制定班级制度
班级制度不能够过于老套,要与时俱进,要根据班级现状来进行更改。所以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活动时,要确保班级制度切实化,与学生们共同制定并且执行,以提高学生对于班级管理制度的认可程度并且积极遵守。
二、关爱学生,注意培养“助手”
对于小学生而言,无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不够成熟,他们天真无邪、少不更事,需要一个充满关爱的成长环境。小学阶段的学生最需要的关爱,这是班级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当以平等姿态去对待所有的学生,班主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唯一值得依赖之人。当小学生遇到问题而个人又无法解决时,即可向班主任寻助。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当尽己所能,让自己发光发热,让学生能够亲近,成为一个“知心大姐姐”。值得一提的是,在此过程中切不可因学生考试成绩或者平时的表现(调皮、不听话等)差异性对待学生。
(一)对学生进行一致对待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即便是素养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也不能心存偏见;当学生心理上产生不平等感觉时,内心也会产生较大的负担,甚至会因此而扭曲孩子的心理。从这一层面来讲,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应当一视同仁,多一份关爱。
为了减轻管理工作压力和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班主任可以培养班干部作为“助手”。班干部是班主任处理日常事务的得力助手,如果班主任能够根据情况和需要培养一批优秀的班干部,就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事半功倍。班干部不仅是学生一员,更重要的是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连接桥梁。
(二)公平、公正的进行班级干部选举
从班干部的选举开始,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就是班级的主人。在班干部培养过程中,应当注意培养小学生的办事能力以及管理意识与执行能力,其中自觉性以及自律性是最基本的素质。当培养出有效班干部以后,并非班主任就可以放手不管,而是应当定期对班干部的行为以及任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以此来确保他们工作的合理性与适当性,及时纠正不足之处,切忌因偏私而有失公允。
三、在教学中渗透爱
(一)充分了解学生
为了能够更好地展开学生管理,必须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了解,包括其近期生活状况、家庭情况以及学习近况等。为此,班主任必须充分融入到整个班集体之中,以朋友的身份与其展开沟通和交流。如此一来,班主任和学生心灵距离将会不断缩短,从而更愿意向班主任分享自己的内心想法和成长疑惑,促使班主任能够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提升管理的质量。
(二)对学生充满尊重
在开展管理活动的时候,班主任对于每个学生的评价将会影响其个人心情以及学习的状态。因此,班主任理应对每一名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毕竟小学生心灵都较为脆弱,如果班主任的方法存在问题,很容易对其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充分尊重其个人人格,对其自尊心予以保护,以此能够在潜移默化地过程中对其产生相应的影响。
(三)对学生给予理解
小学生年龄低幼,对于事物的认知非常有限,因此很容易犯错。为此班主任需要对其基于足够的宽容,理解其所犯的错误。毕竟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犯错,不经历错误自然也很难成长。但是,宽容并不代表放纵,即便学生的错误很小,同样需要给予相应的惩罚,以防其会在未来犯下相同的错误。同时班主任还要注意自身语言表达,不能太过激烈,导致学生的自尊受到影响。
四、创设多种班级活动,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
班主任也要注意创设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改变“班会”形态,来丰富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班主任要注意,在开展班级活动时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学课堂,更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让学生在大千世界中提高认识和见解。
总而言之,班主任要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重担,要及时的分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和途径来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的新突破以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引导、培养学生健康学习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加贵,赵建成.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情绪”与“理性”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
[2]靖永乔.激励理念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引用[J].亚太教育,2016(15).
[3]陈媛媛,杨维靖.信息技术下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新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