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创新发展思考 ——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7期   作者:傅永利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的基本素质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人们也在寻求德育教学的方式。
        傅永利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惠阳竹贤学校   5162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民的基本素质受到社会普遍的关注,人们也在寻求德育教学的方式。而当前我国科技突飞猛进,信息技术也不断地进行创新,因此国家也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也很重视,希望通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来实现德育教育。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进行德育教育,塑造初中生良好的人格与品质。本文通过分析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让初中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关键词:德育教育;信息技术;创新发展;课程结合

前言:在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学的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德育教育有效地渗透到各门学科之中,但在信息技术教学方面德育知识的渗透没有取得良好的进展[1]。当前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渗透存在诸多问题,首先我国在计算机领域所进行的发展不能有效的被学生关注,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计算机运用软件与硬件都是各种国际大品牌,让初中生拥有了崇洋媚外的心理,这样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不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发展,不能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德育文化。最后,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只关注初中生各种文化课程的学习情况,而忽略了信息技术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渗透,这样不能有效的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一、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
        德育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诸多优点对初中生进行良好的德育教学,从而培养初中生的思想与品德,让初中生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信息技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作用在于,首先德育教育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网络获得更多的德育知识,使学生拓展德育视野,提高学生的德育意识。其次,信息技术可以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地结合,这样可以加强德育教育的开展,让初中生能够全面接受德育教学,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2]。最后,德育教育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让学生能够多方向、多角度学习德育知识,培养初中生多元化人格与能力,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养。
二、在德育教育视角下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对策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结合中教师占据着重要位置,所以教师应该接受严格的培训,这样才能让教师重视与了解德育教育渗透下的信息技术教学,从而科学合理的创新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方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率,同时教师也要不断地进行学习,提高教师自身德育素养,这样才能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让学生以教师为榜样规范学生行为习惯。作者通过以下三点,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对策进行分析。
(一)利用信息技术加强学生对德育故事的理解
        在我国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初中生对信息技术教学充满着兴趣,在德育教学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来培养学生对德育文化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提高德育教育的效率,也能提高学生理解德育知识的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结合,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教学理解与分析语文课文,提高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加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再随着教师的指导与讲解,让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结合的情况下高效地学习德育知识,培养初中生的人格与品质[3]。例如:在学习《二维动画制作》一章时,教师可以与语文中《背影》一课进行结合,让学生根据《背影》一课的内容进行二维动画制作,让学生在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学习《背影》这篇文章,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通过简单的动画表达出父爱,让初中生体会到父亲的爱,进而培养学生孝顺的美好品德,让学生通过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完美结合提高自己的品质。
(二)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拓展学生德育知识视野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知识能够快速地进行传播,同时也让知识变得丰富,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初中生的学识,提高初中生综合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收集关于历史教学内容的音频、视频、图片、文献等素材,再制作成精美的课件,向学生进行展示,提高学生历史的知识面,让学生在历史中学习德育知识,提高学生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坚强勇敢的性格,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4]。例如:初中生在学习《图像获取与处理》一章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中《抗击八国联军》一课,在网络中收集八国联军相应图片进行图像获取,让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同时感受到国家的屈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也能让学生掌握更多历史信息,丰富学生的知识水平,也培养了学生的世界观,提高初中生综合素养。
(三)通过信息技术开展德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德育教育不能单一从文化知识中进行教学,也要通过实际生活让学生感受到道德品质在生活中运用,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开展相应的活动,让初中生在活动中体会中国传统文化,进而使初中生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初中生道德行为规范[5]。例如: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教学中《节日彩灯》一课和语文教学中《端午的鸭蛋》一课的内容组织一场信息技术作品比赛活动,让学生制作一个端午彩灯的作品,让学生了解端午的文化,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涵养,也让初中生在比赛过程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让初中生理解“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意义,同时还能帮助学生理解《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在评选时也要公开公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诚实的性格,进而为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结束语:德育教育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应该进行相应的创新与改革,而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结合可以有效帮助德育教育的开展,提高德育教学的效果,让学生能够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作者通过对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提升德育教育实效性的策略的分析,意旨为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提供参考,为德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曹学瑞.语文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结合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9(11):58-59.
[2]徐伟,冷静.德育教育在信息技术专业的设计与实施[J].计算机与网络,2019,45(14):44-45.
[3]陈梅.信息技术在中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7(01):283.
[4]刘娟,经晶.基于信息技术的中小学德育教育探究[J].软件导刊,2012,11(05):184-185.
[5]蔡惟一.信息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03):46-4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