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娟
新疆拜城县向阳小学 842300
摘要: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并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是学生升学考试重要学科,为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文章认为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应从了解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入手,因此,文章将以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分析利用信息技术的意义,并提出有效教学对策。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六年级
前言:学好数学知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为提升学生的数学成绩下了很多功夫,信息技术也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但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如何正确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却不够了解,因此,有必要对此展开研究。
一、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义
(一)有利于满足学生心理需求
对于小学生来说,比较喜欢新鲜的事物,而信息技术对他们而言便是新鲜的教学手段,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教师可以将微课等应用到教学中,学生也可以通过微课等了解最全面的知识要点。这样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能让课堂教学氛围变得更加活跃[1]。
(二)有利于提升教学效率
在信息技术被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以后,教师可以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难度也会大大降低,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便更浓,课堂教学效率也会因此提升。
(三)有利于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教学中常用手段,它的运用能够推动教学改革,让小学数学教学课堂更符合现代教育要求。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师能够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进入到学习中,并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
二、信息技术视角下小学六年级数学有效教学对策
(一)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生对任何未知事物都有着较强的好奇心,随着信息技术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好奇心将更加强烈,教师可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兴趣与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数学知识学习中[2]。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圆的认识》这一课时,需要学生认识圆形并学会画圆,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多个图形,并让学生从中找出圆形,且指出其他图形名称,然后教师再带领学生用圆规画圆,再将本节课中重要知识点整理成微课,让学生记下来。由于整个教学活动与传统教学不相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很高。同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将学生喜欢的动画引入到教学中,如利用动画人物画圆或其他图形,由于多数学生比较喜欢动画人物,所以在听课的过程中也会更加认真。
(二)利用动态演示,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无论教学内容为何,教师只能通过画图或引导学生想象图形,但由于学生的逻辑思维并不相同,所以他们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便存在一定差异。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态演示,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示出来[3]。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中的《图形与几何》这一课时,需要学生理解直线、线段、射线、垂直、平行、角的含义以及画出制定度数的角。这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不同线段之间的差异,以及对应的含义,再教会学生正确画角的方法,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以立体化的形式展示出来,学生不仅可以听到还可以看到,便在他们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定的印象,在日后考试中遇到此类问题,他们也会回想当天的学习场景,写出正确答案。课后,教师可以将重要知识点通过信息技术上传到QQ群中,供学生随时查看。
(三)重视学生抽象思维培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是一项重要工作,随着抽象思维在学生脑海中的形成,他们在面对数学题时会更加轻松,解题更加迅速。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需要将文字、图片等整合在一起,形成教学课件,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时教师便可从此入手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圆环的面积》这一课时,需要学生理解环形的形成过程,掌握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减轻学生的理解难度,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认识圆环形状的图片,并带领他们制作圆环,然后再引入本节课重难点。这样一来圆环的基本情况在学生脑海中便有了初步印象,在接下来的知识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圆和圆环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圆环知识的理解,学生对圆环面积的解题方法也会形成一定认识,不仅教师教的轻松,学生也学得愉快。
(四)查找教学资源,强化学生交流
在信息网络中涵盖了大量创新性强、价值大的教学资源,为调动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资源,并结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适当修改,让学生学习数学新理念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4]。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中的《分数乘加、乘减运算和简便运算》这一课时,由于其中涉及了大量运算定律,需要学生注意的问题也很多,很容易增加学生学习压力,这时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网络中查找了其他著名小学在这节课中的授课方式,并将其合理的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接受了知识学习。在课程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预留了让学生交流的时间,通过学生的交流,教师了解到他们对哪些定律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对哪些知识还不够理解。教师将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为下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是时代的产物,为顺应时代发展,现代教育也要与时俱进,让科技走进教学。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抽象知识,不利于学生理解,而信息技术的引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深受学生喜爱,教学质量相对于以往也明显提升,因此,应重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参考文献:
[1]汪美琴.信息技术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华夏教师,2020(03):65-66.
[2]王国理. “爱种子”模式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C]. 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数字教材·数字化教学——第四届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案例集.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教数字教育研究院: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2019:993-1000.
[3]王红玉. 信息技术辅助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模式研究[D].宁夏大学,2016.
[4]李薇.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