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鉴赏与德育融合的教学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秦晓燕
[导读]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为重点。

        秦晓燕
        山东省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山东济宁  272100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教育教学应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核心素养为重点。要把德育教育和课堂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当然,美术学科也应以德育教育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和美术鉴赏能力的融合,使学生可以通过欣赏美术作品获得更多的信息,感受美术作品表达的含义和道理,从而促进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道德品质,以此来做好德育教育和美术鉴赏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美术鉴赏;德育教育;融合策略
        美术作为美学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绘画水平,同时也培养着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美术也成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鉴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并且也受艺术熏陶来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提升。在现行的鲁教版初中美术教学中,不乏一些名师大作、也不乏伟大画家的感人故事和事迹。所以,初中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使学生欣赏这些名画作品来感受作者的情感,并且通过相关的事迹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提升,从而做到德育教育和美术鉴赏课程的融合。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一教学目的呢?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一、美术鉴赏与德育教育的融合意义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个学科、各个年级的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以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的教育教学成了当今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当然,美术学科也不例外。所以在开展初中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好美术学科的特点,通过开展鉴赏课程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此外,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和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需要学生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还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道德职业精神。然而想要实现这一目的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除了在文化课程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之外,美术、音乐、体育教学中教师也要进行德育教育的融合。由此可以看出,在初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融合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个人道德品质提升的有效方式,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初中美术鉴赏教学和德育教育融合的影响
        初中时期正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开展德育教育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开展灌输教育,而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为重点,从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从目前的中小学教学经验和现阶段的教学标准来分析,初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的开展对德育教育的融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没有提高自身道德品质和教学能力的意识,并且也没有注重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创新,依旧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这就导致在具体的教学中很难达到预习的教学效果,更无法有效的开展德育教育,甚至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想要做到初中美术和德育教育的融合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完成的,需要教师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长久的打算,并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实现初中美术鉴赏和德育教育的结合。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制定长远的计划和目标,也没有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导致初中美术鉴赏和德育教育的结合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


三、美术鉴赏和德育融合教学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营造浓厚的鉴赏氛围
        从客观角度来看,初中美术鉴赏和德育教育融合的时候,想要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和道德品质都能得到有效的提升,首先教师在开展美术鉴赏的时候要加强对讨论的重视,通过引导学生开展课堂讨论使学生可以相互发表自己的意见,表达自己内心的不同看法以及通过鉴赏获得的信息等等,进而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道理,促进自身道德品质的提高。同时,初中美术鉴赏和德育教学的融合方式比较丰富,比如有一些学生经过美术培训之后就有一定的鉴赏能力,这个是教师只需要展示一些优秀的名画作品,学生就会自主的投入到鉴赏中,并且也可以有效的通过鉴赏获得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此外,开展课堂讨论可以使学生之间相互表达自己通过鉴赏获得的信息。比如不同学生对该作品的观点和看法有什么不同,这些都可以进行交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促进各个学生之间相互表达自己的意见,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做到德育和美术鉴赏的融合。例如在开展鲁教版初中美术《收获与激励》这一课程教学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作品,比如可以利用互连网信息技术搜索网上的作品。然后让学生一边鉴赏一边表达自己内心的看法,在班级内开展探讨和交流,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可以使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为美术鉴赏教学和德育教育的融合提供有利条件。
(二)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户外实践,强化美术鉴赏教学
        初中美术教学中鉴赏教学和德育教育融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提高美术创作水平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好基础。所以教师要重视美术教学中户外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开展户外实践教学来强化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同时也通过实践教学的开展德育教育。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在拓展学生思维的时候并没有有效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的综合发展。但是美术户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得到有效的培养,使学生改变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并且制定科学的学习方式。例如在鲁教版初中美术《春天的畅想》这一课程教学时,为了做好德育教育和美术鉴赏课程的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积极的开展户外实践活动课程,比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周围的公园里进行写生。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同时也在写生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学会鉴赏大自然的美景,并且也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以此来实现美术鉴赏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三)深挖教材中的鉴赏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在现行的鲁教版初中美术教材中,有很多知识点都体现出了浓厚的德育教育。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这些教学资源对学生开展的德育教育。并且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内容,以此来做好德育教育和美术鉴赏教学的结合。例如在鲁教版初中美术《弘扬真善美》这节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展示一些优秀的作品,使学生通过鉴赏作品感受高尚道德品质带来的作用,同时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人间的真情。当然,这个时候教师也要做好自身的引导作用,学生在鉴赏的时候教师要对这些作品进行讲解,以此来做到德育教育和美术鉴赏教学的结合,促进初中学生个人道德品质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美术鉴赏和德育教育的融合不仅是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方式,也是实现新课程教育改革对美术学科提出教学要求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为初中美术教师在教学中要认识到自己发挥的作用,注重美术鉴赏教学和德育教育的结合,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并且积极的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从而使学生可以在鉴赏美术作品的时候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和个人素养,也做到美术鉴赏和德育教育的结合。
参考文献:
[1]唐以乐;中学生美术鉴赏与道德教育课堂融合研究过程的反思[J].文渊(中学版).2019,(10).34.
[2]王晓静;关于高中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策略的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7,(8).117,124.
[3]任志远;阐述高中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9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