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海娇
贵州省旅游学校 (贵州省贵阳市) 551400
摘要:计算机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当前使用网络和计算机资源的人员增多、网络技术水平的高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在我国教育部门支持下,各个学校都开始增加计算机课程,增加对硬件和软件的学习,其间不仅要激发学生兴趣,也要实现德育教育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结合,以实现总体的进步和发展。
关键词:德育教育;计算机;中职;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目前中职院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已经摈弃了单纯的讲解式教学方式,众多丰富多彩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开始在课堂上大展身手,尤其是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通过使用学习软件和学习平台大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加深了师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师教学效果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进行转变,对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中职计算机专业教师因循守旧,对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应用不充分,对教育信息化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新发展进行探究。
1 创设教学情境,和谐课堂氛围
中职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实际中,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为学生创造出目标明确的教学情境,为学生们营造出适宜学习的教学环境,即通过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常见情境的创设进行教学,让学生更为直观的感知自己所学内容,进而实现知识的高效获得。例如,教师在讲述“WEB和DNS服务器”时,则可以采用“模拟公司”的教学情境,教师作为技术总监,学生分别归属于销售部、技术部、公关部等众多部门,然后将知识点归类为现实中的客户要求,同学们按照部门分工完成相关要求,最终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学习。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参与感强,学习积极性高,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以及保证教学质量。
2 从教师的角度积极改善
在对计算机学科进行教学期间,需要保证教育和教学之间的充分结合,以保证学生素质和品德能力的提升。为了使学生能主动增强道德意识,需要基于国家的相关方针和政策执行。我国针对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了一定标准,为计算机学科教学确立了课程目标,要求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第一,积极引导。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的方式认真疏导,比如,利用QQ、邮箱等方式,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掌握学生上网接触的一些内容的信息,了解他们的计算机动向,并结合学生的心理状况,要给予积极指导,针对他们的不端正态度和不规范行为要认真疏导,避免产生不良情绪,增强学习积极性。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健康、针对性较强的网站,使学生在积极浏览和学习的同时,能正视自己的思想问题。第二,抑制源头。
青少年本身道德自制能力较差,为了解决这种局面,教师和学校其间不仅要增加计算机法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保证学生形成健康、积极的道德意识,还需要加强对校园网的有效管理和控制。为学生引导一些健康、绿色网站,也可以在计算机中增加过滤器等一些软件,避免不健康内容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有效抑制学生接触不健康网站,也会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计算机空间。
3 转变教育观念,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中职教师在开展计算机课程教学,需要对传统落后的教学理念加以改进,对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关系进行转变,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由于计算机课程本身具备显著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特征,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工作时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融合,采用更为科学与高效的模式来开展教学,促使学生可以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进行主动地思考、积极地动手参与实践操作;其次要对教学模式加以创新。教师可以将新型的教学模式引进到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程教学模式,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计算机知识做到全面的预习,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借助观看视频的方式来使用电脑进行实践上机操作练习。然后在正式教学中,由教师对学生们存在的疑惑进行集中地解答,然后教师一边演示操作一边在操作的过程中为学生讲解理论知识,最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些简单的操作练习,学生将所有的操作都学会了,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延伸。
4 基于教学方法进行思考
计算机自身在积极发展的阶段,其中也存在一些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和计算机道德行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相对较为欠缺,这种虚拟化计算机形式很容易受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经常会出现群体攻击、谩骂、攻击、暴力、黄色等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身边出现的典型事件、存在的计算机道德失范现象等,将其放在课堂上让学生相互探讨,以引起学生的不同思考。比如,在 Power Point 应用教学中,可以设定一些主题,如计算机中我最感兴趣的事情以及我最厌恶的事情。引导学生在计算机中通过对一些文章、图片或者视频的查询,学会制作课件,并在课堂上讲解给其他的同学。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学会好坏的辨别,也可以进行积极的评价。这样学生积极培养自我选择方式,增强自己的判断能力,也会使其明确道德与责任之间的关系,以促使其发挥道德教育主体。同时,在计算机开发课程教学中,也要积极鼓励学生将德育素材在计算机上的传输,增加师生之间的沟通,引导更多学生积极参与到探讨中。其间,教师也要树立良好形象,积极负责,以打造文明计算机教学。
结束语
基于研究和探讨,发现我国的计算机道德教育还需改善,在教育工作中,教育工作者需要充分发挥积极性,打造良好的计算机环境,且为青少年提供更为健康,具有理性化的计算机环境。所以,在该建设背景下,引进道德教育,使道德教育和计算机教育充分结合,以确保学生在大量的信息中进步。
参考文献
[1] 张楚生.中职计算机课堂中德育渗透的方法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14):80-81.
[2] 王玖平.微课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J].南北桥,2020,(9):158-159.
[3] 张万钧.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信息化建设对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影响[J].学周刊,2019(15):25.
[4] 刘新成.新时期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