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绪清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东方红中学743000
摘要:素质教育的普及,让越来越多的老师在教学时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而保证学生可以获得更好进步。高中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数学是一门重要且基础的课程,这就要求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提高教学的水平,从而保证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教学体验。尤其在进行高中数学进行授课时,老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从而保证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真正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教学措施
引言:对于高中生这个群体来说,他们面临着很大的升学压力,同时也有着较重的学业负担,在这个阶段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是养成良好学习思维的时期,更是学生需要不断开创新能力的阶段。高中数学本身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表现出畏惧、难以理解等情况,针对这一情况,老师需要积极地调整教学的方式,并且通过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在老师在进行高中数学的教学时,应该积极地借助身边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和锻炼,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一、数学创新思维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更加便利,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创新性思维显得格外重要。科学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技术的创新,更离不开人才的创新性思维。对于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并且有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所以老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提高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从而保证学生创新思维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在高中阶段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进行锻炼和培养,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同时也有助于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培养的锻炼,不仅能够让学生养成一个举一反三的意识,同时也能够让学生眼界更加开阔,因此可以说在高中教学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进行培养能够让对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单调乏味
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老师对教学形式的创新不够重视,并且不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就造成学生在数学学习时的积极性不高,并且在遇到较难的题目会选择逃避、忽视,这些情况的存在会导致学生很难真正的获得提高。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授课的过程中,老师通常是主导者,并且教学的方式以手写板书、讲练结合为主,这样枯燥的教学形式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对高中数学进行授课时,老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积极性的激发,从而保证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得到充分的释放。
2.高中数学教学资源有限
虽然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许多高中数学教师都越来越看重对教学方式的改变,但是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和阶段,所以老师应该积极地探索更加丰富的教学资源,从而保证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数学学习。
在高中阶段的数学教学中,通常老师对教材的依赖性较大,而教材的更换需要很多年的研究,所以仅靠教材中的例题,可能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就要求老师要积极地开拓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对学生进行授课。在高中进行数学授课时,老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应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进行《立体几何初步》这一章节的教学时,学生在面对较为抽象的几何概念时,可能会表现出难以理解和难以掌握的情况出现,这对于几何知识学习是非常不利的,所以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存在的几何现象,帮助学生提高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能力。在这一章节中会涉及到对学生空间感和距离感的教学,通过引导学生回归生活,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养成一个发散性的思维。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1.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方式
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的形式,教学的方式不能够过于死板和枯燥,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可以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更多的学习行为。老师在教学时不能够过于看重学生的成绩,更不能够根据成绩将学生定义为差生或优等生,而应以鼓励为主,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激发。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能够以一个更加形象、直观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换为更容易理解的知识,从而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函数的性质与图像》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能够以更加直观和形象的方式进行数学学习,这样的教学形式,可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畏惧心理。从而激发出更多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在传统的授课过程中,老师通过在黑板上进行绘图的方式授课,图像的精准度和清晰度都很难保证,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利于学生的提高,所以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积极地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保证学生可以有更好的学习体验。
2.改变高中数学教学的目标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时,老师往往更加重视学生的成绩,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这样的教学观念很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挫,并且难以真正的领悟数学知识的内涵。无论选择哪种教学的方法,都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目标,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切实提高自身的数学应用能力。通过不断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让学生真正的懂得学习数学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思维。例如在学习《统计与概率》这一章节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需寻找生活中的数据进行统计和概率计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水平,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并且达到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目的。
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进行数学教学时,老师应该积极地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并且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让学生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表现出更多的创造性。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过程中,老师首先应该重视对课堂氛围的营造,其次要对授课的方式进行创新,同时也要摒弃应试教育的观念,应该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保证高中数学的课堂质量能够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蔡磊.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措施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 2018, No.626(06):68.
【2】张廷屏. 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措施研究[J]. 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 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