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詹剑平
[导读] 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顺应形势下,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开展相关教学工作。

        詹剑平
        江西省都昌县第二中学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顺应形势下,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开展相关教学工作。历史课堂教学不但重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要实现历史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势主动的参与到历史知识学习中。本文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的教学改革工作展开了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在新时代进程下,新高考对历史教学做出了新的要求。而由于高中历史学科是对历史对象的解读与对未来发展的展望,所以教师应以此为基础进行展现学科特色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而针对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散乱、缺乏系统性的特点,教师在了历史教学中必须注重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心理活动来针对性地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效率。
        1 高中生缺乏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直强调的便是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一门学科教学的重中之重,无论是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还是爱好都是兴趣的体现。在历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心理活动影响着其对历史学科知识的掌握、历史思维的发散和历史学习态度的养成,但是学生在学习不同学科时其心理活动特点就有所不同,因此需要把握学生在学习历史学科时特有的心理活动规律与特征。从现行的高考制度来看,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不太浓厚有着四方面的原因:
        首先,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属于文科综合的考察范畴,与政治、地理两个科目按照同样的分值进行设置并考察,可谓是“捆绑”在一起,学生为了将历史学习成绩与整体的综合得分挂钩,对历史科目学习成绩更加关注,在此过程中部分同学会展示出对历史学科的间接兴趣;
        其次,历史学科作为一门需要记忆内容较多的科目而被学生们认为是死记硬背的科目,历史解答也具有比较强的主观性,学生会更加偏向答案较为客观的理科科目,并且按照我国的我就业来看理科的就业面更加广阔,所以在进行文理分科的时候,大部分学生会选择记忆内容较少和答案客观的理科进行学习。
        最后,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追求更好的教学成果而选择讲解课本知识中的重、难考点,忽略了历史教学内容中故事与情境的结合,以至于整个课堂都十分枯燥乏味,枯燥的课堂更是让学生丧失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由此可知,现行的高考制度下,大部分学生出于对高考成绩的考虑而对历史学科产生间接兴趣,从实际上来说还是缺乏学习兴趣。
        2 新高考制度给历史学科带来的挑战
        新高考形式这一改革可谓是将文科与理科中各自归属的科目进行“解绑”,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来进行自由选择。就目前浙江省试点教育中实行的“选课走班”的教学方式来看,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进行课程选择与安排,在选择了历史学科作为高考学科时才能够有不同的定制课程,与其他兴趣班课程区分开来,这样的模式对于教师而言增加了教学难度。

每个教师都会有不同的课程,尤其是在分层教学中,每位学生所安排的科目不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在教学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教学意见与反馈。不仅如此,“选择走班”加大了历史教师的竞争力,因此对教师来说需要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增强自身教学水平才能够迎接这一新的挑战,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3 新高考制度下历史学科教学改革策略
        首先,教师需要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在历史教学中需要提高讲解能力,面对选择历史学科作为高考科目的学生,教师应该由浅入深让学生不要只停留在故事表面,深入的了解每一历史时间的起因、过程、结果、影响、启示。例如在《鸦片战争》这一课中,通过对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来引入展开故事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思维来透过现象看本质,辩证的观察和分析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和偶然性,再通过鸦片战争战败的原因展开分析,培养学生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次,
        其次,确立历史教学的前进方向,坚定不动摇地发展。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始终以高考以及学生能力素质发展为中心,在此基础上进行重难点的确立,针对历史教学的讲解、介绍的前进方向找准目标,使历史教学在整个高中的教学体系之中不被割裂开来。在更坚定的教学中实现学生对历史知识结构的学习,在稳定的步伐中增进学生的理解。总而言之,教师为了学生的未来考虑,需要对教学方向进行评估,在尽力满足高考要求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人文史观,对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做到深入分析。在保证学生高中历史知识体系完整的情况下,保持教学方向前进的不动摇,将碎片化的知识内容教出特点,使学生更易于吸收,体现出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与主题性,为应对新高考做出更充足的准备。
        举例来说,当学生即将面临高考时,教师应该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方向的适宜性,然后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点划分。根据学生的能力与历史学习情况,给学生指明清晰的前进方向,在短暂而漫长的冲刺阶段使学生坚定不动摇地沿着这个方向继续学习,由浅入深地形成问题串,在逐步破解中引导学生自我能力的完善。而新高考一旦表现出明确的考核方向,教师据此基础就能更好地对信息进行统筹,把教学朝着提高学生能力与考试成绩的方向上发展,从而实现学生相关素质的统一。
        最后,适时进行问题启发,开展教学探究。启发教学是高中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在教学思想上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较强的促进效果。而历史教学从学生认知规律出发,则在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对未知与已知进行探讨。而在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帮助学生逐渐掌握历史教材中的重难点,以好奇为切入点,进行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在活跃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深化了历史教学效果,为新高考的目标提供了一个切实的学习方案。
        4 总结:
        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应时代要求,高中历史的教学模式必须做出更新与转变,在创新性的内容补充与完善中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争取给学生打造出更适合学生能力培养的课堂。在和谐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在思维基础上实现层面贯通,以更独立的思考形式去解决相关考试与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样,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更好地提高了高中的教学质量,增强了师生各自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余丽.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6):P.1-1.
[1]曹璐. 基于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 读书文摘(中), 2019(2):0120-0120.
[1]张丹.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应然追求与实践样态[J]. 教学研究, 2020, 043(002):87-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