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瑞
山东省庆云县第一中学 253700
摘要:高中地理教学中,读图能力的训练是一项基本的内容。在地理学科的知识架构中,在学生的地理学科认知形成中,各种各样的地形图、统计图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这是学生地理学科素养进步的重要条件。本次研究对高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分析,重点解决学生读图能力不足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
关键词:高中地理;读图能力;培养策略;
读图能力是高中地理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很多地理知识点是需要通过图形图表的方式来呈现的。不会读图、读不懂图,那就意味着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认知存在障碍和短板,必将影响学科基本功的构建。做好读图能力教学,让学生会读图、爱读图,能从图片图标中获得重要指示概念,这是核心素养教育渗透的重要体现,也是地理学科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图片识读能力
图片是信息的载体,是数据的呈现。在不同类型的图片图表中,蕴含着不同的信息。只不过在日常教学中很多学生会忽略对图片的认真识读,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记背地理学概念、知识点上。很多同学对图片看着眼熟,但对图片的细节及关键信息缺乏充分的了解,在学习和考试中容易读错图、漏掉重要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做看图说话活动,让学生尝试细致的把握图片内容信息。为了增强读图教学效果,老师可以请同学们采取竞答的方式对图片指示的方位进行解读。比如我们面向全班进行读图竞答,老师指向其中的黄河,那么学生不仅要给出正确的答案,还要给大家介绍一下黄河相关的地理知识。如果老师指向的是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产业示意图,那么作为学生也应当能够从图片中分析出东北各地区经济产业结构及其特色,解读出是怎样的地缘优势带动了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既要认真读图,又要在读图中有良好的信息挖掘能力,这样的读图能力是学科教育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学生基本功的充分训练,相信能让同学们构建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合作填图,通过小组学习互助提高读图能力
在地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图片基本包含两大类;一种是实物图片,也可以说是照片,是用来帮助学生了解山形地势、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现实状况。比如黄河的实景图,非洲草原的实景图,这类图片可以弥补学生自身在认知能力、思维眼界、人生阅历方面的不足;另外还有一种图片,是属于信息统计与反馈的图表类内容。比如某地区最近十年的新生儿情况统计图,或者某地连续五年来的年均降雨统计图、全国有色金属矿产分布图等等。类似这样的图表,并非实物摄影摄像,而是基于地理学的数据统计与分析而建立的演示图、展示图。
在这两类图形中,展示图、统计图等图表内容的学习难度最大,学生也最容易混淆甚至漏掉重要信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合作读图的方法,请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进行读图,并把其中的重要信息填充完整。比如在关于全球洋流分布图的合作教学中,老师把图片中的文字去掉,让大家以小组的方式进行填图,把各个洋流的名字填写完整。哪个是北赤道洋流,哪个是太平洋暖流,哪个是巴西暖流,同学们在小组合作中各抒己见、精确识别,纠正误区,其读图能力也会有很好的提升。
三、示范读图,通过教学演示提高读图能力
地理教学中的图片识读,有些信息并不是摆在明面上,而是隐藏的、隐蔽的。比如山西省能源开发的示意图,它指向了全省围绕能源开发建立起来的城市和居住群现象。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城市群落分布?山西省的能源利用有什么特色?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深思和探索,要有对图片隐藏信息的充分识读能力。老师可以用这样一张图片做示范,让大家分析山西省的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地形条件、物产条件等。特别是要分析山西省的能源条件有怎样的特征,除了大家所熟知的煤炭能源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能源类型。然后可以通过读图去分析山西省的能源利用情况是怎么对整个省内城市建设等情况产生影响的。这就是一堂非常生动的读图分析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把相关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并且建立起良好的读图思维模式。通过老师的演示带动,让学生明白应该如何读图,应该如何从图片中发现重要信息。这样的读图教学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结语:
地理课堂是帮助学生认识自然世界,接受人文地理文化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具备良好的读图能力,这是让高中生学好地理知识的关键。根据高中学科图形图表的内容特点,教育工作者要做好读图能力的训练,巧用图形图表,巧做读图教学,让同学们感受到地理知识的乐趣。相信这对提高同学们的学科素养水平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巴合提·努胡马尔.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283.
[2]种化东.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几点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02):200.
[3]杨红梅.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