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燕
云南省楚雄北浦中学 6750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逐渐形成了自我意识且有着自我做主的迫切愿望,过于强硬的管理通常会适得其反,导致学生出现逆反、蔑视教师等不良行为。对此,新课程改革要求班主任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鼓励学生大胆表现,确保班级管理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应以灵活的管理方式进行班级管理,使学生在教师的关爱和理解下,实现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柔性管理;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
引言
在传统的初中班级管理模式中,班主任通过强制性的命令来要求学生遵守班级制度和老师的要求,大部分的学生不情愿被老师压制性的管束,经常会做出一些叛逆行为来反抗老师的管束和班级制度,造成了班级管理中的一系列困难和学生的厌学心理,导致管理效率和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基于此,初中班主任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在管理中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性,运用柔性管理的模式进行班级管理,通过柔性管理帮助学生快乐的学习,健康的成长。
1.初中班主任运用柔性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1以生为本
作为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运用柔性管理的方式时,首先必须遵循“以生为本”的原则。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基于素质教育理念的要求,初中班主任要想实现“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促进他们未来的发展,就必须转变管理观念,摒弃传统的刚性管理手段,重视学生思想意识的动态变化,将自身由过去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1.2情感交流为主
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采用柔性管理的手段,还必须遵循“情感交流为主”的原则。在传统的刚性班级管理方式下,班主任是通过制定严苛的规章制度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这种管理制度在当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已经不再适应班级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而柔性管理的核心是以柔克刚,这种管理模式强调作为管理者,应从心底深处树立平等的意识,能够以平等的姿态面对学生,开展管理工作。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须遵循情感交流为主的原则,通过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打动学生的内心,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实现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2.柔性管理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渗透
2.1及时并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初中班主任在初次面对班级时,应当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套科学的评价制度和合适的班级管理规则,并与学生达成协议。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班主任应当严格遵守这一制度,并且要以身作则,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觉遵守教师制订的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重要性,使学生感到被公平对待。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行为及时地做出判断,并根据制订的班级管理制度对学生的行为做出正确的评价。
如果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显著提高,或者做了一些保护班级利益的事情,班主任就应该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以此鼓励每一个学生做正确的事情。
2.2营造积极向上的宽松班级环境和氛围
柔性管理作为一种人性化的管理方式,班主任在开展柔性班级管理时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宽松班级氛围,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要营造积极向上的宽松班级环境,一方面,班主任在班干部队伍的组建上要遵循民主公开的选拔方式,有竞选意愿的学生可以自行竞选候选人,学生则投票自己满意的人选作为班干部,这样的民主竞选方式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也充分尊重了学生的权利。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定期举办主题班会,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学生的认知特征等确定班会主题。在主题班会活动中,班主任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出发,尽量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通过讨论交流等途径深化学生认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由此可以更好地增强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出积极向上的宽松班级氛围,提高班级管理成效。
2.3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开展赏识教育
区别于刚性管理的严厉惩罚,柔性管理更注重人性化,因此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适宜开展赏识教育,发现学生的优点,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和柔性管理的内涵也是相通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作为班主任,在开展柔性班级管理时,要具备赏识教育的意识,能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学生赞赏,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
班主任不能仅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每个学生的优点不一样,有的学生学习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在体育方面有特长,有的学生组织能力比较强,有的学生热心助人,有的学生热爱劳动……班主任应当全面看待,对学生的优点不吝赞扬,以更好地进行班级管理。当然,赏识教育也不是无原则地表扬,学生也有犯错的时候,将赏识教育和批评教育相融合,才更符合柔性管理的要求。班主任在批评时,也要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在了解真实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批评教育,要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随意一通指责,更不能无端谩骂,否则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逆反心理,也不符合柔性管理的要求。
2.4实施民主政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让学生开展自主管理活动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此,在实施班级管理的过程中,班主任要为学生创造实践和思考的机会,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此外,班主任要敢于放手班级管理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活动,如按照民主原则选拔班委等,让民主的方针深入每个学生的内心。同时,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自己的朋友。在日常事务的管理中,以朋友的身份与其相处,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其充分的关心和帮助,以帮助获取学生的信任,进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推进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的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柔性管理模式对提高初中管理效率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初中班主任要摒弃传统的刚性管理模式,将柔性管理运用于初中管理中,尊重学生的个性,坚持以人为本,以朋友的姿态促进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与理解,充分提高柔性管理的应用效果,在真正意义上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蓉.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柔性管理方法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1):191.
[2]乔永春.浅谈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柔性管理[J].甘肃教育,2018(07):40.
[3]汪东君.初中班主任柔性管理工作模式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0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