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振
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黑龙江省 鹤岗市 邮编154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基础教育的发展迅速,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是从游戏中演化而来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水平的学习者创编不同难度级别的游戏。体育游戏教学法具备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品质等多方面的育人功能,但在运用游戏法时教师应注意运用的基本规律与原则。本文从教育学、体育学的角度,对体育教学中的游戏法的基本规律和原则进行阐述,旨在提高教师对游戏法这一种多功能的教育形式、教学方法有一个新的认识,为更加合理地运用游戏法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游戏;高中体育教学;运用探讨
引言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也深受人们的关注。在现代教育的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倡导对学校的各级学科都进行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主参加学习。尤其在阳光体育运动的背景下,高中体育也在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结合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积极开展适合高中生的体育运动。近年来,随着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在逐年下降,好多学生的眼镜片越来越厚,好多孩子的体质越来越差,高中生的健康受到社会的强烈关注,所以校园体育课到底开展的怎么样,值得体育教师去深思。
1作用分析
1.1丰富练习方法
体育教学中的练习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需要,通过身体和思维对动作进行多次练习的方法。常用的练习方法有重复练习法、变化练习法、游戏练习法、循环练习法、综合练习法、集中注意力练习法、念动练习法、放松练习法,这些方法是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运用到的练习法。而本文所研究的游戏法在体育教学中更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在教学内容相对枯燥,天气条件较差,学生学习压力较大的时期,游戏法的合理运用能丰富练习方法,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2提高锻炼意识
人们对身体锻炼的认识是有一定的发展过程的,因此,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具有阶段性,由“吸引—活动意向的形成—锻炼欲求的产生—动机的确定—锻炼习惯的形成”这5个阶段组成。吸引是指个体产生意向去欣赏体育比赛或者有强烈欲望参加到体育锻炼中去,活动意向是在“吸引”的基础上主观产生强烈的参与欲望,但是由于客观因素,行动滞后于意向。锻炼欲求的产生是指在主观认识结合了某些内在需求的推动下,个体能够积极从事体育锻炼,但未能实现体育锻炼的常态化。动机的确定是指在需求与兴趣相结合的基础上,锻炼的动机和个体的健康、生活、事业相融合,体育锻炼成为一种信念并推动个体从事体育锻炼。锻炼习惯的形成是指在明确动机的基础上,个体凭借内驱力的力量能改善自身的行为,能够在合理的时间、适当的场合、以合适的运动量去进行体育锻炼,并将之视为自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游戏法在组织形式和内容的选择上可以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中的“吸引”阶段相互呼应,在全员实践的过程中,表现出的能力、作用、地位就能体现出自主、主动、有目的地位和特性,并通过参与的过程从外在驱动力逐渐转变为内在驱动力。如果游戏目的设置的合理、具体,能与个体的锻炼动机相匹配,就足以间接激发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意识。
2高中学校体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高中生无疑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而且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学生的学习特别紧张。再者,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很高,给学生施加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高中体育课主要以热身操和体育素质练习为主,教学内容相对比较枯燥乏味,不能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对于体育课没有认同感,导致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蹦蹦跳跳,玩玩乐乐。所以高中体育课改革势在必行。
3高中的体育教学当中体育游戏应用实践对策
3.1通过体育游戏将学生们参与体育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
影响高中学生对于体育学科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的最为主要的一方面因素就是兴趣。高中体育实践教学当中,任课教师需联系课堂上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基础,合理且科学地实施体育游戏有效设计,将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比如耐力训练,体育任课教师不要以长跑教学来面向高中学生开展耐力训练,以免学生有厌烦心理产生。教师应当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核心,合理选定和耐力训练有关一些体育运动,像是足球、篮球等,均可训练学生的耐力,高中体育任课教师可以设计足球、篮球等竞技游戏,男生、女生分成2个小组搭配着参赛,且每个小组男女生数量均需平均分配,最终看哪个小组在竞技游戏当中所使用的技巧最多、最为熟练。学生为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均会积极参与,发挥自身优势,潜移默化地训练他们的耐力。最终,再由教师做出最后评价,比赛输了的一组则表演一个节目。
3.2结合体能训练进行游戏设计
促进高中学生体能的有效提升,属于体育教学的核心教学目标。现阶段,高中学生体能状况令人担忧,若想将学生体育水平提升,需先注重学生体能训练。体能训练传统模式缺乏系统化,也十分枯燥乏味,体育教师往往要求学生反复练习跳跃、负重、慢跑等各种技术动作,难以达到寓教于乐这一教学效果。而通过体育游戏巧妙运用至高中的体育教学当中,便能获取良好的训练效果。如为能够促使学生下肢力量能够增强,体育教师可组织学生玩“萝卜蹲”这一体育游戏,此种体育游戏在国内各种综艺节目当中较为盛行,备受高中学生所喜爱。“萝卜蹲”这一体育游戏形式,主要是2人或2人以上组成,每名同学均代表不同的水果或者蔬菜,由一人开始,要求边蹲下边说一种水果或者蔬菜,如“苹果蹲、苹果蹲完水蜜桃蹲”,代表水蜜桃的同学则需接着说:“水蜜桃蹲、水蜜桃蹲完……蹲”等,再由点到的同学开始依次随机点其它代表着水果的同学。中途如果有哪位同学说错了,就会被立即淘汰出局,最终留下的则为胜利者。那么,通过这一充满浓厚趣味性的体育游戏,不仅能够对高中学生下肢力量起到锻炼与增强作用,还能够活跃体育教学气氛,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3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进行游戏设计
高中时期,体育课时较少,但需要学习体育项目却相对较多,为能够在有限课时内既要保证完成教学任务,还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就需要体育教师能够结合体育项目特点进行游戏设计,以确保体育游戏的应用优势能够充分发挥至高中的体育教学实践中,应当坚持因材施教这一原则,做到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注重体育游戏与运动技术的有机融合,还需符合体育项目基本特点。以高中体育实践教学当中“足球”这一部分知识为例,为能够将高中学生传球意识与能力提升,可结合足球体育项目实际特点,设计“抢圈”体育游戏,游戏规则是让若干名学生聚在一起围成一个圈,1~2名学生站立在中间位置抢球。若抢到球后,则需换上另外一名传球学生上来。“抢圈”体育游戏,是现阶段大多数足球项目俱乐部所广泛应用的一种训练游戏,趣味性浓厚,可充分调动起高中学生参与体育教学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高中体育整体教学效率及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语
众所周知,体育是一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学科,不管在小学还是中学,都是学生的必修课,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抓文化课,还要抓校园体育。游戏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运用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帮助学生消除疲劳,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参与体育课,而且通过体育游戏,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和高尚的品质,有利于实现高效率的体育课堂教学,发展学生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刘爱菊.游戏教学在生物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学,2019,25(7):16-17.
[2]刁月鹏.体育游戏校本课程在北京市第八十中学初中教学中的探讨[D].北京体育大学,2017.
[3]鲍俊杰.提高高中学生体育兴趣的教学方法[J].科技信息,2018(14):6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