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晓蝶
铜仁市坝黄逸夫中学 贵州省铜仁市 554300
摘要:思维导图,又可以被称为心智导图,是一种由英国教育学家,Tony Buzan所提出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图形思维工具,具有简单,高效,实用等特点。在我国教育政策与教学理念不断创新与改革的当代,思维导图也被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被应用于我国学校教育教学中。初中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关键,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生活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初中教学中英语占据着较为重要的比重,听说读写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而写作能力更是初中英语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观察学生的英语作文便能够清楚的掌握与了解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综合应用能力,并且写作部分在中考中所占的分值也比较高。但由于初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有限,大部分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常会出现写不好,没思路的问题,导致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本文将以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为例,探讨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农村初中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各级主题之间相互隶属与层级的关系用建立主题关键词与图像、颜色等记忆链接的方式展现出来的图像式思维工具和一种借助图象式思考辅助工具【1】。它主要是借助一个主题为中心(这个主题可以是感觉、记忆或者是想法)向外发散出多个关节点,并且每个关节点的代表都能够与中心主题形成连结,每个连结又能够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再向外发散出多个关节点,以此来形成放射性思维立体结构。简单来说,思维导图是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等以辐射线形连结所有代表字词、记忆、任务等其他关联项目的图解方式。它能够充分发挥人左右脑的机能,使人能够利用记忆、阅读以及思维的规律,促使科学与艺术、逻辑与想象等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从而进一步的开发与挖掘人类大脑中的潜能【2】。因此,在初中英语作文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思维能力、记忆能力以及观察能力的发展,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英语综合素养也能够得到提高。
二、思维导图的特征
(一)发散性
思维导图能够对事物进行分类、对中心主题或关键词进行多个角度和多种标准的联想。因为思维导图具有发散的图式结构,因此,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加便捷与清楚的进行分类联想。
(二)层次性
思维导图可利用它的发散分支对已分类的知识再进行分层,使学生对知识的分层与分类更加高效化。
(三)系统性
思维导图可以用关键词的形式,过滤无用信息,为知识构建一个分类分层、系统的图,学生通过构画思维导图的形式便能够一目了然的掌握与理解知识的主要内容和脉络,从而更加深入与全面的理解与掌握知识结构。
(四)连接性
因为思维导图能够将众多关键词分布在一张图中,学生仅凭观察与思考个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便能清晰与便利的发现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3】。
三、思维导图对农村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作用
(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灵活的将图形、色彩、空间等重要要素融入到抽象的知识当中,使英语知识更加的立体、直观与形象。学生所面对的不再是单调、沉闷的单词、字母和语法,而是充满趣味性的图形,能够更好的针对初中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能够强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指导学生绘制与构画思维导图的过程中,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强化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评价方式与标准也不再绝对化,学生也能够从以往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式学习,从而进一步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农村初中学生写作能力的方法
(一)预习写作话题,提供词块与语块
若想让学生能够针对具体的写作话题绘制出一个具有自身特点的思维导图,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就必须做好前提的准备与输入的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引导作用,应用建构思维导图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利用思维导图准备写作话题中的词块与语块【4】。教师可在写作教学开展前,为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让学生根据写作的中心话题收集相关知识,并根据思维导图的框架进行补充。
以仁爱版初中英语教材为例,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教授七年级学生“The season and the weather”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便可根据这一单元的重点,为学生布置以“My favorite season/weather”为主题的作文,为学生提供基础的思维导图,如,季节/天气的类型和季节/天气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这两点去搜集词汇和语块,并将整理到的知识依次填入到思维导图的相应区域内,这样一来学生不仅能够对这单元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的认知,与季节、天气有关的词汇量也会得到积累。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组织学生互相对思维导图进行评价与批改,让学生思维在互相分享与交流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二)引导学生学会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
在初中英语写作中会涉及到许多话题,并且每个话题中的词汇与语块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因此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在写作教学中指导学生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构画写作提纲时,要引导与指导学生学会能够自主的搭建写作框架。这样,学生在搭建写作框架时,就能够将各个话题作文中所包含的词块与语块进行整理与归纳并存储到大脑中,在下次遇到同类型或话题类似的写作时,学生就能够根据写作框架,快速的提取与运用。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合作讨论与交流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搭建写作框架,使学生所讨论的中心话题与内容更加深刻与具体【5】。
如,在农村初中八年级学生学习“Keeping healthy”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可为学生布置“How to keep healthy”的英语作文,首先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明确该篇话题作文的中心点,即保持健康的方式。然后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中教师所提供的思维导图绘制写作框架,如下:
.png)
这样一来,学生便可将思维导图作为写作思考的线路图,将写作的思维过程可视化,把握写作的主题,理清写作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结:
在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有效的转变传统的从作文标题出发的写作思路,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因此,作为一名优秀的农村初中英语教师不应受到所在学校教学资源的限制,要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不断的强化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方法,在有限的教学条件下,创造出巨大的教学价值,使农村初中学生也能够得到全面发展,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冯顺好. 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农村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初探[J]. 中学生英语, 2019, 000(016):P.156-156.
[2]陆秋吉. 应用思维导图绘制技巧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D]. 2019.
[3]兰天扬. 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中学生英语, 2019(34).
[4]曹晶晶. 初中英语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提高写作能力的思考[J]. 文教资料, 2020, 000(010):239-240.
[5]黎燕嫦. 论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J]. 少男少女, 2018, 002(01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