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万
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中学,四川会东,615200
摘要:群文阅读教学是一种具有突破性、创新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其运用具有特定指向的多个文本进行阅读教学的教学形态,根据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多文本组合进行师生集体建构式教学,使阅读教学从单篇走向多篇,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封闭走向开放,通过多文本阅读指导学生阅读学习。学生在阅读中习得词汇、优化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发表观点见解以及提升思维能力。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阶段,群文阅读的教学模式已经较为广泛融入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可以有效的加大学生对英语阅读的投入,从而极大地促进初中英语阅读部分的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群文阅读;阅读教学;思维品质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方式,它以教师围绕一个或多个话题组成文章,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阅读和构建知识,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目的进行思想内容、风格形式相同或相反的一系列文章,使学生能在群文阅读的过程中,形成多视角,多层次,多感知的阅读方式。初中英语的学习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关键时期,英语学科的基础知识点和词汇的掌握都集中在这个时期,然而,初中英语阅读教法单一,影响教学成效。经由教改,群文阅读教法应运而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后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基于此,为提高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质量,基于群文阅读探究教师教学的相关难点及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一、关于群文阅读教学理念及意义探究
群文阅读是指围绕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群文阅读的议题应该具有可议论性及开放性等特征。群文阅读把阅读教学的过程视为一个集体建构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认为自己拥有所有的真理,而是和学生一起把建构真理作为彼此共同的目标,并且通过对话、倾听和协商,向着这一目标前进。共识和集体建构一样,都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群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通过合作、对话、倾听等方式来实现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对文本的理解。群文阅读中的共识存在于主体之间,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多元、差异倾听、理解、协商及妥协的过程而达到一种对理解或认识的共同认可。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主要存在于以下四点: 是把学科知识和人文知识转化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开阔学生的视野,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能;大幅度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教师的专业思想和专业能力。
二、关于初中英语群文阅读教学的注意点
群文阅读是根据特定主题或焦点,选择一组具有一定关联性、序列性、多元性、比较性或者具有相似结构的文本,围绕议题或焦点开展阅读感知、阅读理解、阅读比较、整合归纳、阅读评鉴、阅读表达等活动,最终达成一定共识的阅读学习过程。开展英语群文阅读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准确定位,目标聚焦
群文阅读教学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一般一节课或两节课)阅读多个文本,所以教师要准确定位教学目标,聚焦关键问题。过于广泛、杂多的教学目标只会让教师和学生都眼花缭乱,自顾不暇,课堂教学像一盘散沙。所以教学目标必须少而精。
(二)精准选文,迁移延伸
选择群文阅读文章既要“重视同质文本的整合理解,阅读由点到面,起到强化迁移的作用”,也要“追求群文文本内容与形式的异质性(多元/多维),让阅读的空间立体化”。指向拓展延伸和深化主题的群文阅读,须注重选文的层次性;指向写作和迁移运用的群文阅读,须注重选文的典范性和语言内容的多样化;指向思维发散与冲突的群文阅读,须注重选文的多元性和差异性。
(三)注重思维,求同探异
群文阅读的核心在于多元文本的阅读和学习、多元视角的对比和参照,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得更全面、多元和深刻,培养学生的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学生在文本信息的获取与整合、文本内容的比较与重构、文本细节的品读中,比较、概括、分析、推断、综合与创新,在阅读中开阔思维,在多元思维中增强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
(四)渗透方法,触类旁通
群文阅读的目的是学生通过一组文本的阅读,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读懂一个文本到会读一类文本,一组文本。群文阅读的实质不是仅仅为了阅读更多的文本,而是用更多文本来学习阅读。所以群文阅读的重点不能只盯着群文的数量,而是要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把握阅读关键,学会触类旁通。教师要创设适当的语境,让学生深入文本时自然了解和学习阅读方法,并进行迁移拓展,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应用。教师要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如自我主动阅读、组合及比较阅读、坚持过程阅读等。要将各种阅读策略固化为学生的阅读素养,渗透并指导他们的日常阅读过程。
三、群文阅读在英语阅读实践中的尝试
(一)课前主题引领,拓宽阅读广度
在学生学习文本之前,教师可先按照文章的主题,引领学生进行相同主题的群文阅读,并将课前阅读积累整理。如八下Unit1 What’s the matter 的主题单元,安排了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 等经典文章。针对这篇文章,教师可提供学生阅读素材如Aron Ralston ,Helen Keller,Beethoven,Nick Vujicic(尼克胡哲)等英文短篇文章,利用who,what,where,when,why和how做好读书笔记,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课堂上,教师利用讨论、交流的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围绕“身残志坚”一词展开讨论,培养学生面对困难处境时,有一种品质Never give up。这样的引领式阅读,能让学生在已有阅读体验的基础上走进课堂,既巧妙拨动学生的心弦,又为他们扎实地学好文本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中整合群文,强化阅读深度
现行的初中人教版新目标英语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编写,目标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初中阶段五册书共58个单元,七上预备单元3个,属于小升初的衔接内容,正式篇9个单元,七下12个单元,八上和八下各10个单元,九年级共14单元。每个单元采用“话题、功能、结构、任务”相结合的编写思路,分为Section A和Section B,每个单元都有两篇阅读文章,Section A中 3a以短篇阅读为核心,针对阅读内容提出问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理解语篇后回答问题,3b侧重对语篇包含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检测。Section B 2a--2e以相对长篇的阅读为核心设计,阅读活动体现了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的完整阅读教学,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在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时,要围绕核心,挑选有代表性、学习实效性强的课文,作为群文阅读的“领头羊”,以一篇课文为例,围绕一个核心主题,利用主题展开的方式来实现一题带多题、一文带群文的阅读。
(三)课后巧妙延伸,增加阅读厚度
义务教育新课标要求初中毕业生(课程目标五级)英语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仅依赖于教材中有限的课文资源,教师还应为学生选择并提供更多的阅读材料,课堂教学不能局限于一篇课文的阅读,要利用群文阅读,给予孩子课本之外的精彩。面对广阔的书海,教师需要给学生一个方向、一个指引,由课上的一篇节选,激起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的兴趣,使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适度延伸。
四、结语
总之,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应该是师生乐读、思辨、探究及求同存异的课堂的应用仍有许多疑问需要践行求证,而这也正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生命力和魅力之所在。群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可能形式上不温不火,但它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并为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提供了文字支架,因此群文阅读教学平静的表面下是学生激流涌动的思辨。群文阅读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及学习能力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而这也正是我们所倡导的学科核心素养。群文阅读教学课堂因其无限的张力而无定式,这种开放性及包容性必将吸引更多的教师躬身体验其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张进.初中英语群文读写结合的实践研究[J].基础外语教育,2019,21(05):92-98+109.
[2]张莹.基于群文阅读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J].基础外语教育,2017,19(02):85-9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