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思路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韩永
[导读]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今小学科学教育已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

        韩永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道通实验学校  山东 济南 250202
        摘要: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今小学科学教育已经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改变当前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互联网技术能够拓展资源,让教学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获得更多内容,推动教学技术现代化、信息化发展,保障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提升,实现教学效率的提升与教学效果的优化,获得更好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科学;互联网+;教学思路

前言:小学科学教育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体现的是时代的发展以及创新的变革。依笔者的经验来看,互联网+技术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常用在创建情景以及配合使用翻转课堂。互联网技术能够打破时间、地域限制,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生活,享受知识学习快乐,将知识变成学生的能力。
一、深入研究新课标升华课程内涵
        新课标强调小学科学教育必须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这是义务教育的新时期发展追求。学生在科学课中学习各种知识,实现对各种资源的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中,空间、时间都是限制性条件,很多时候学生只能从教师一处获取知识和信息。互联网教学打破了这种限制与问题,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不足和问题[1]。互联网中拥有大量信息资源,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资源补充。互联网中的视频、音频、动画、图片、课件、案例是很重要的素材,能够快速、准确、科学的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难重点问题。
        小学科学教育需要重视引导,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科学素质。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中,学生渐渐理解了科学本质,学生爱上了科学知识学习,学生向往探究科学知识,学生形成了社会责任心、社会责任感。学生用科学思维解决学习问题和生活问题。教师在科学课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视学生的科学素养开发与培养,为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精彩活动、趣味活动。教师需要做好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使学生表现出学习积极性、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科学创造、科学探究、科学发现,提高学生科学素质,让学生的能力到达全新高度和水平。
二、获取网络资源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
        小学科学是一门十分有趣的课程,小学科学当中有着很多素材、很多知识,教师为了让学生完成知识的有效学习、积极学习,需要从网络中下载趣味资源、趣味内容。发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果,保障教学效率[2]。教师可以在网络中下载、搜集各种资源,做好教学方案的合理设计。如学习《微小的病毒》前,教师从网络中下载教案,学习他人的教学案例,分析和对比自己的教学版本和他人的教学版本有什么不同。教师可以多参考一些教学演讲稿和教学思路,从他人处获得灵感。教师可以结合他人的成功经验和思路制作属于自己的微课,之后将微课资料上传到班级群当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从网络中下载微课自行预习、巩固知识。微课的利用能够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学生从微课中了解了生活中有哪些病毒,了解了病毒无处不在。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中下载各种和课程内容有关的资料、文字素材,拓展资源。教师需要巧用电子资料合理设计课件,让学生能够更直观、清晰的了解科学知识联系、科学知识概念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技能,形成语言表达、合作交往能力,勇于探索、勤于思考。
三、利用多媒体增强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作为一门充满活动性的小学课程,小学科学教育中有着很多的趣味实验,学生在趣味实验中深入知识当中,享受知识学习乐趣。当然小学科学当中也有许多难度比较大的实验项目[3]。教师在这些实验项目进行前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模拟操作,让学生360°无死角观看实验的流程。教师可以制作在线视频。现如今线上教育同样也是很重要的教学部分,作为小学科学的灵魂,实验需要登录网络,使用线上实验方法,从多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比如讲解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直观了解实验现象、实验特点与本质,教师此时就可以在线上课堂使用各种实验视频。实验视频内容包括注意事项、操作流程。学生在观察中了解了实验的原理、特点和操作思路,学生获得了醍醐灌顶的学习效果。配合翻转课堂,学生课堂上交流讨论知识,内化知识理解,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
四、共享资源提高教育效果
        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设备记录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经验,并将教学过程、自己使用的课件上传到网络中和其他教师共享。教学事业的发展需要所有教师共同努力、集思广益。有了这样的资源共享平台,教师教学的时候就能用丰富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让教育公平成为现实。
五、应用网络互动交流
        网络中除了有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以外,还有各种各样的互动资源。小学科学教育中,不少学生虽然课堂认真学习,但学生课后根本不学,这样的学习态度显然无法理解知识。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操作机会、实验机会。科学教育需要重视实验过程,实验过程可以让学生感受科学奥秘、科学魅力。小学生年龄小,课后实验需要得到家长与教师的共同帮助。所以需要使用互联网+交流。教师使用聊天工具、互联网技术建群教学。学生通过网络咨询教师,教师利用网络发布任务、实验方法、注意事项。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实验步骤、实验视频发到网络中,学生自行跟着教师的视频操作学习。家长同样可以看群里的视频学习知识,家长学习能力远超学生,家长了解了实验方法以后,可以更好的辅导学生学习知识。
结语:现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充分融合小学科学与互联网+技术,二者的充分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有效性。直观生动的内容可以吸引学生,立体简洁的视频帮助学生理解了原本不易掌握的知识点。教师需要创新思路,发挥科学教育的作用,使学生爱上学习,形成活跃思想。

参考文献:
[1]荣丹丹.抖音在小学科学线上教学中的运用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76.
[2]许高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构建科学素养培养探究活动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80.
[3]王明贤.影响小学科学课程有效教学实施的因素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0):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