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超
来凤县漫水乡中心小学 湖北省恩施市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多媒体的出现给我国的教学提供了许多的资源,但是随着我国多媒体网络的发展会影响到小学的教育,因为网络中会出现一些负面的新闻,使得小学生的道德观念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如何在这种背景下实现多媒体网络与小学道德法治教学的融合,是教师应该要注重的问题。
【关键词】:多媒体网络;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
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因此,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与法治素养,应该要做好道德与法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多媒体网络的出现,给我国的教育带来许多的好处,也给我国道德与法治教学提供更多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教师应该要将信息技术与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行结合,让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能了解更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促进学习的第一动力。因此,唯有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实现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课堂讲授的知识融入学生的大脑,最终实现学生在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学习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前,科学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教学当中,教师要准确把握这一趋势,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尽可能多地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网络资源,并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首先将课堂的氛围带动起来,进而实现学生积极性的提高。例如,在《学会尊重》这一课的教学中,传统模式下直接向学生讲清道理可能无法实现知识的有效传授,学生在枯燥的课堂环境下很难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这就无法达到既定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引入相关情境短剧,通过生活实例的衬托,让尊重他人的意义形象化,进而加深学生的记忆。
二、拓展课堂教学资源
素质教育理念下,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仅仅把教学内容局限于课本之内,而是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进度来不断拓展课堂教学资源,增强课堂教学活动的感染力,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价值观。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多引入一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能够深入感知生命历程、社会生活。
也可以引入一些学生喜欢的网络资源,比如,为学生播放“懂你”这首歌,这样既能够活跃课堂氛围,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用心良苦,从而能够拥有一颗感恩的真心,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份努力,将来为社会发展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不仅要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家庭、感恩学校,还要感恩国家,拥有较强的爱国之心。
三、利用多媒体,加深学生印象
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学生会对道德与法治有更深的印象,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本质是引导学生建立初步世界观,培养学生丰富情感,多媒体教学在其中可谓意义重大,例如《多样的交通和通信》课程学习,带领学生实地观察交通系统显然是不现实的,而利用多媒体,多角度、多层次为学生展示我国多样的交通网络、交通工具,学生的世界观会自然而然形成。同时,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在多媒体教学过后,抓住学生兴趣的小尾巴,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或者让学生模仿多媒体课件中的介绍,学生的理解更加出色,思维扩散得以有效锻炼,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例如在《为父母分担》课程学习过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为父母分担过什么事情,有则肯定,没有则鼓励学生去想去做,再例如《我们的学校》学习中,多媒体教学中介绍了本校或其他学校的样貌,引导学生展开模仿,内容可以适当扩充,比如介绍自己的家、外婆家、篮球场等等,教学质量无疑会更加出色。
四、突破教学难点
道德与法治教学其实很多内容仅仅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是无法进行理解的,并且教学的效果还极为的不好。但是多媒体网络的有应用却解决了这个问题,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教学难点给突破了。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方式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进行总结,然后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而且当教师遇到一些利用语言无法描述以及讲解的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找一些视频或者是图片来辅助讲解,这样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会更加的直观。比如说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我学习,我快乐》的课程中,教师可在教学的过程中播放一些我国科技领域的大项目,然后给学生们灌输一种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长大之后成为科学家的理念,这回削弱学生对于学习的排斥感,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信心。
结束语: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学会利用多媒体网络对学生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通过与家长、社会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教师也要合理利用网络,加强与孩子的课后沟通,正确引导孩子,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网络环境下,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升,提高他们的道德与法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郭玉.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教学策略思考[J].学周刊,2019(06)
[2]胥传红.网络环境技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思考[J].名师在线,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