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价值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谌合荣
[导读] 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了当代学生必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缺失,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谌合荣
        湖南省安化县东坪镇青山园完小,湖南安化, 413508

        摘要:在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成为了当代学生必备的能力,这种能力如果存在缺失,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将会受到严重影响。就当前的形势来看,在未来社会中,各种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学生只有数量的影响这方面内容,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更好的立足。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学校方面需要重点关注信息技术教学,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信息素养。本文对此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了几点浅见。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价值研究
        引言
        信息技术是当前农村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信息技术教学有助于为小学生奠定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信息技术课程与文化课程的内容存在很大差别,老师在此项课程的教学中尤其需要注重教学方法,树立正确的教学导向,以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升为主要教学目标,认识到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真正价值,打造新时期需要的人才类型。下文对此进行简要的阐述。
        1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价值
        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影响力逐渐变大,在许多的领域中,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了领域的主要发展目标。未来的社会对信息技术更加依赖,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栋梁,必须要具备此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未来社会中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小学阶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小学阶段的学习效果,代表了学生的基础形成状态,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基于此,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老师的教学理念不正确,没有认识到小学信息技术的价值所在,只关注学生文化成绩的提升,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采用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盲目性的教学工作,严重的削弱了小学信息技术的重要价值,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受到了阻碍,这种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2 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策略
        2.1培养学生端正的学习态度
        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对于小学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打下一个良好的知识基础,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由于受到落后教学理念的影响,课堂结构存在很大的问题,老师作为信息课堂绝对的主导,通常会采用一言堂的方式来进行课程讲解,课堂自由度不高,学生的自主性无法得到有效的发挥,对学生的思维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同时,这种课堂结构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老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融入新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以玩的心态来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在一个欢愉的气氛中,形成优秀的信息素养,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比如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法,提出探究性问题或者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由于老师允许学生自由探讨,学生的主动性显著提升,思维高度发散,努力合作完成老师布置的教学任务,不仅对信息技术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入,而且有利于学生各种优秀能力的形成,逐渐的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生成学习内动力,脱离对老师的依赖,主动的参与到信息技术的学习中,实现了优质课堂的构建。


        2.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性格和能力正在逐渐成熟,可塑性非常强,正确的教育,可以加速学生的成长,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念,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学生进入或离开微机室都要求学生有序,“轻声慢行”,教师在学生没养成习惯前要密切关注学生的行为,及时点评学生的各种表现,把良好的行走习惯固化成学生的常态行为。良好的课堂纪律是教学效果的保证,信息技术课大部分为实践操作,如何及时调控课堂纪律,如何顺利进行课堂的各个环节的切换,在第一节课教师就要宣布信息技术的课堂规则,并加以训练。对条件较落后的无终端控制软件系统的微机室,教师可以和学生做个“约定”:当教师数“1、2、3”后,学生齐说“静、静、静”,对于条件相对完善有终端控制软件系统的微机室,教师训练学生当“黑屏”“屏幕广播”时应马上停止行动,并坐端正。学生刚开始时会不自觉地”唉”一声感叹,教师可以训练数次,直到学生不再发出“唉”声.在后继的教学中,用课堂的前一、两分钟进行规则训练,直到学生把这种规则内化成常规状态为止。
        2.3培养获取信息的素养
        现今网络信息量大而且丰富,上网获取信息是最便捷、最快的方式,但在信息量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我们是否有时会迷失方向,忘了自己的本意?小学生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故非必要,我一般不让学生上网,在不上网情况下,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信息技术教材中有文字、图片及相应的说明就是非常好的资源,备课时为学生准备相应的电子资源,让学生通过“搜索”获得信息,学生在互相学习、交流表达中培养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使他们成为能适应变化、知道如何学习的“自由人”。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是小学阶段的重要学科,信息素养的形成,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是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助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对之前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重点的培养学生优秀的的习惯和能力,激发学生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兴趣,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探究,充分的发挥出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价值,为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沈潇.“适合的教育”视域下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9(12):250.
        [2]赵彦文. “互联网+”时代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19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年会论文集.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19:8-10.
        [3]孙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2):151.
        [4]孙薪.基于计算思维的信息技术课教学分析[J].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2019(22):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