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博文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 530007
摘要: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大学教育需要重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有效教学,将实操能力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因此,需要在实践教学中开展混合教学模式,将线上指导和线下实践做出结合,以完善课程教学的有效指导,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混合教学模式中线上设置、线下开展以及混合设计的策略,希望可以提高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的综合能力,保证综合性培养的实践教学目标。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策略
前言:混合教学模式使基于信息技术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教学方向,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理解和实践性的探索,可以提高教学中的实践能力培养。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教学的开展要注重学生的想法和认识,重视此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建立一个自由度较高的实践教学方法,使学生可以进行深度学习。基于此,教师应积极发展混合教学模式,使自主学习和实践练习有所结合,可以推动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下的能力养成。
一、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分析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必修课,虽然现在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有开展信息技术课程,但是缺乏实践性的深入教学指导,大学阶段的课程将计算机基础进行了理论性的整合,并强调实用性。大学阶段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有自由度较大,学生有一定基础的特点,学习会呈现出零散化的情况,并且现在的大学生在计算机配备上有所普及,这就需要课程教学做出适当的转变,增加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的设计。但是在实践教学中,存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实践练习缺乏自我完善的问题,需要在教学中加以解决[1]。
二、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策略
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开展混合教学模式能够解决当前教学的问题,并让课程教学走进学生的校园生活,能够有效强化实践教学的效果,并引导学生做综合性的分析和探索。在实践策略上需要保证线上教学指导的效果,线下实践练习的质量,并做好混合性教学的衔接。
(一)线上教学的设置方法
在混合教学模式中线上教学主要以指导自主学习为主,需要关注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设置方法上要带有兴趣的激发和实践性的指导,以保证线上教学的有效开展。
教师可以在线上教学中设置视频学习的方式,并做好基础知识的总结,以使学生能够回顾自身的计算机知识[2]。在教学视频的制作中要注重课程知识的基础性,考虑到这些知识内容学生在高中阶段有所学习,所以在内容设置上就以实践应用为核心,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考虑到应用方向,以此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推动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有效理解。
(二)线下教学的开展方式
线下教学的开展方式应以实践为主,减少对学生的限制。基于大学生有一定计算机基础的情况,线下教学的开展可以采取项目教学法,提出具体的应用任务,以此让学生通过合作去完成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首先应在课堂中让学生陈述线上学习的成果,让基础知识的概念得到展现,并树立学习的内容。然后再依据教学内容和不同系别的特点做项目建设,让学生进行合作性的完成。最后针对项目学习成果做评价。这样的线下教学开展让线上学习理解知识有了展现的空间,也让实践有了具体的方向和目标,有助于知识学习理解的内化。教师在线下教学的过程中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思想,相信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提示,以自主性的实践学习保证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
(三)混合教学的整体设计
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开展中需要将线上与线下结合,进行整体设计,以此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有链接。在实践中需要让线上教学支持线下的实践,同时也让线下实践可以走进线上教学指导[3]。第一,在内容上要保证线上与线下的统一,不应出现较大的差异,致使学习内容无法得到应用;第二,在形式上要保证时间衔接,不能将混合教学模式拉开的过长,出现线上理解与线下实践无法结合的情况;第三,在方法上要重视个性化的支持,创新形式,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长。整体设计让混合教学模式有了开展的过程,是保障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有效保障。
结论:总而言之,混合教学模式让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开展有了高效的方式,教学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并且让计算机基础知识有了实践应用的过程,可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但是在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中,要注意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大力建设项目化的教学任务布置,以使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有应用学习的方向,同时在课程开展中要组织实践活动,让个人学习转为集体参与,从而使混合教学模式得到完善,促进学生计算机学习和应用兴趣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芳.雨课堂模式下混合式教学探索——以计算机基础教学为例[J].内蒙古电大学刊,2020(03):96-100.
[2]车敏,王彤,朱良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J].计算机教育,2020(03):97-100.
[3]赵永梅,安利,拓明福,张晓丰,柳泉.《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设计[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9,41(S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