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芳
深圳市宝安区桥头学校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任务的提出,以应试教育为主导的传统小学写作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要求小学写作教学应该达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使学生语文写作的文章要具有创造性和独立性特点,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让学生抒发自己的真实情感,改变传统语文写作内容空洞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因此根据新时期小学教学写作的标准,提出了对小学中高年级采取微写作教学的策略方法。本文将分析微写作对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性,结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制定微写作教学的目标,从微写作的基本框架入手,为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教学质量提供帮助。
关键词:中高年级;微写作教学;实践策略
微写作教学实质上就是锻炼学生对文字和语言掌握功底的一种教学方法,需要学生学会将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进行凝炼处理,在有限的作文篇幅内表达出明确的思想观念以及写作的真实情感。小学语文微写作教学主要体现在创作时长较短并且篇幅较小两个方面,需要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较短篇幅的片断性文章写作。因此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展开微写作教学策略研究,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质量,达到完成传统写作教学向新课标教学写作转型的目的。
一、小学中高年级开展微写作教学的意义
写作教学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也是提升小学生情感表达的关键,因此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相关学者对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要求,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不应该受到内容篇幅和文章字数的限制,写作文章的质量才是最核心的要素,教师应该强调学生在文章写作当中对自我情感的记录及抒发,特别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形成随时记录下自己遇到的有趣事件或者思想启发,这也是微写作的一种形式,能够锻炼学生素材积累的能力。除此之外,由于微写作教学实质上是将构成文章的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利用,因此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而言已经能够有效掌握教师在课堂上关于作文写作模式以及内容要求的知识,而开展微写作教学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有效的作文表达形式,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精简的作文结构技能。利用微写作教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不断对自身的写作技能进行完善和补充,加强学生对语言和文字的运用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够让教师在审阅学生阅读写作文章的过程当中发现自己教学过程当中的不足,对原有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当中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语文写作技能的掌握需求和学习现状,利用微写作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微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对小学中高年级开展微写作教学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经验的影响,微写作教学仍旧存在一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第一点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缺乏语文写作的积极性,学生语文写作的兴趣得不到提高,直接影响了小学语文写作内容的质量及思想表达。第二点是当前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教师在开展微写作教学时依旧以说教教学的方式向学生传递写作教学知识,没能依据学生的特点及微写作的创新性对教学方法进行多元化补充,无法满足学生对微写作教学的知识需求。第三点是学生写作作品的内容缺乏思想支撑,学生在创作文章时没有结合生活实际开展内容记叙描写。再加上许多语文教师并没有制定微写作教学工作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工作计划,在选择微写作的内容与设计写作题目时没有并不符合该阶段学生的写作诉求,脱离了实际生活开展教学工作往往会增加教学活动的随意性,学生对微写作难以形成明确的认知及形式掌握。同样的,教师在批改微写作作业时没有按照一定的规律向学生开展指导教学,只重视了微写作教学写作训练的数量,忽视了写作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最后一点,大多数语文教师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展微写作教学时并没有加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受到微写作的格式限制,往往只能按照范文写作的形式展开训练,最终造成作文形式千篇一律,缺乏特色的问题。
三、微写作教学的基本框架
(一)“微主张”
微主张指的是教师在开展微写作教学时应该从某一话题入手,让学生对教师给出的话题展开讨论并且查找相关的素材进行阅读积累,特别是对生活中有所启发的细节事件真实记录写作能够引导学生找到有效的微写作内容和出发点。
(二)“微原则”
在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教学过程当中应该把握主体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读写结合原则以及创造性原则。其中主体性原则要求教师必须要把握住学生在教学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学生对微写作教学的写作兴趣。循序渐进原则则是要求学生在微写作教学过程当中要实现自我写作能力的积累与提升,让学生通过长期的积累扩大自身的知识面。读写结合原则是要求学生必须要讲练结合,特别是微写作教学学生训练的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微写作的质量。而创造性原则是要求学生在微协作的内容形式及思想上能够有所创新,挣脱传统写作方法的束缚。
(三)“微策略”
学生参与微写作教学的兴趣是决定微写作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教师能否调整课堂写作教学的形式从而满足学生对微写作教学的兴趣及内容需求是发展微写作教学的基础。同时有效借鉴他人成功的微写作案例也能够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对微写作课堂教学的理解程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当中应该针对微写作教学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和教学需求对微写作各个要素提出有效的教学策略。
四、微写作各要素的教学策略
结合当前对小学中高年级开展微写作教学工作的发展状况来看,为了促进微写作教学方法与语文课堂二者之间的有机融合,达到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在课堂微写作教学过程当中锻炼的写作内容以及具体的写作形式。在内容写作上要求学生可以对生活当中遇到的风景、日常生活的画面或者是通过学习阅读了解到的感悟等进行记录写作。同时在微写作的形式要求上要突破传统写作内容的局限性,开展更加灵活多样的写作形式,要求学生灵活运用记叙、描写或者抒情和议论等形式,在简短的篇幅当中抓住作文描写的中心内容,使作文能够体现出学生真实的情感需求。其次,对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教学应该有崭新的教学写作思路。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语文教材中对单元作文写作的技术要求,对照每一篇阅读课文中的写作思路完成日常训练,在不断积累写作的过程当中完善单元作文写作的内容需求。实质上也是发挥了微写作到单元大作文写作的有机过渡功能,让学生能够在不断积累的过程当中达到以点带面,实现知识面全面拓展的目的。
五、总结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开展微写作教学时一定要抓住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特点,满足学生对微写作教学的实际需求,以教学任务为主并且制定合适的教学策略,从而达到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微写作教学质量的目的,满足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燕. 微写作:开启学生的作文之旅——探析小学语文低年级微写作的教学方法[J]. 小学生作文辅导:看图作文版, 2018(1): 38-38.
[2]闫飞. 学习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及课例研究[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7(11):70-70.
[3]包明辉. 基于自助互助学习型课堂模式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初探[J]. 好家长, 2017(72).
[4]陆一晗. 初中信息技术“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 科普童话, 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