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王建亮
[导读]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成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点。

        王建亮
        灵石县两渡镇曹村小学  山西晋中  031300
        摘要: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学成了现代化教育教学的重点。当然,学生不仅要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还需要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而一个人信息素养的养成需要从学校开始培养。因此,小学时期正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思维能力养成的基础时期,所以在这一时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样才能成为一名符合现代化需求的、符合社会发展的信息技术人才,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培养策略
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仅需要掌握高技术、还需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当然,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很多企业对互联网人才的需求也逐渐增加,这不仅需要互联网人才具有高技能,还要有较高的信息素养。也正是因为如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教育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凸显,但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没有得到广大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重视,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对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为了使小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有效的培养,下面本文将对此提出几点观点和建议。
一、现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严重,学生缺乏实践的机会
通过对现阶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分析,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理论教学严重。受考试制度的影响,一些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所以在教学中盲目的开展灌输式教学。然而从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来看,该学科属于一门理解性学科,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掌握操作步骤的意义,并且通过多次的实践操作才能掌握这些技能。但是教师对孩子的评价以及家长的评价往往都是参照孩子的考试成绩,甚至有一些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考试分数高就是好学生,考试分数不高就是坏学生,所以一些教师为了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之内教授更多的内容盲目的开展灌输式教育,对实验教学的开展缺乏足够的重视,长期处在这种学习模式中学生不仅无法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乐趣,同时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在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既要掌握高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而信息技术素养的培养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信息技术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但是从目前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部分教师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甚至有一些教师认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自己会懂得一些道理,或者等实际工作之后自然就提高了信息技术素养。显然这种观念是错误的,信息技术素养要从小抓起,从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最关键时期的小学抓起,但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不够重视导致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较低,不符合现代化教学要求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二、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一)营造浓厚的信息氛围,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需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浓厚的氛围中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从而使学生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乐趣,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使学生可以灵活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开展北理工版信息技术基础《PowerPoint2010基本操作》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就需要注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比如在开展本节课程教学的时候用PPT演示文稿开展教学,让学生通过观看PPT课件认知该软件的基本操作。当然,我不仅使用了PPT文稿,我还使用了微课播放了一些简单的操作视频,以此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和记忆。通过播放视频和采用PPT进行授课,从而在整个课堂上营造了浓厚的信息技术学习氛围,而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快就被激发出来,这个时候教师正好可以利用PPT课件演示该软件的使用和操作步骤,这样班级上的学习氛围就更加浓厚了。除了在本节课程中教师可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之外,在其它的课程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重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基础,提高教学效率。
(二)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探究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很多知识点需要学生反复的联系才能记住相关的知识,而时间能力和探究能力也是信息技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汇总,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就需要加大实践教学的开展,通过实验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实践和探究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北理工版信息技术基础《数据的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这一课程教学的时候,在本节课程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教师就需要注重开展实践教学。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制作一个数据表,数据可以由教师给出。当实践的目标明确之后学生就可以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回顾了旧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当学生制作好表格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排序,或者是筛选出一些需要的数据,并且对这些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等等,通过这样的反复练习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同时也可以在学生的脑海里加深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从而达到培养小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开展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三)采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是现代化学生需要具备的技能,也是未来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一种能力。通过开展团队合作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通过团队的努力和合作解决一些有难度的问题,从而开展更高效率的工作,并且团队合作能力也是信息技术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开展项目教学法,通过让学生完成相关的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例如在开展北理工版信息技术基础《Word2010文字处理软件》这一章节知识点的时候,在本章节知识点将讲解完成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完成相关的项目。比如我在本章节知识点最后的时候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写一篇作文,其中既要做好格式的调整,也要分清段落、字体和字体的大小等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完成项目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开展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仅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当今社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依据,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体现。因此,作为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既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又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需求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晓红.如何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J].科技视界.2015,(20).206.doi:10.3969/j.issn.2095-2457.2015.20.151.
[2] 顾渐友.浅谈发挥学科优势,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培养[J].科学咨询.2017,(35).128-129.doi:10.3969/j.issn.1671-4822.2017.35.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