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利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黄岭小学 514577
摘要:老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老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循着标记前行。所以,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学生作出表率,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爱心之光、学习之光去影响学生,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从而使老师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学生成长 师德 爱心 学习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每个教师就如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因此,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随;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循着标记前行。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万丈高楼平地起,启蒙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扎实、良好的启蒙教育,就会影响学生后续的学习与发展。作为一名优秀老师,必须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为学生作出表率,只有这样,才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
为此我们应当从以下几方面锤炼自己的光亮度。
一、潜心练功提升师德之光
教师自身光芒行为的道德规范,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学生,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心光屏上,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
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
小学时期,在孩子们眼中,老师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物,是最可值得依赖的人,他的举手投足,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们。孩子从教师身上看到了无私的奉献、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犹如灿烂的阳光吸引着他们。
如此看来,师德不只是学识问题,更是塑造良好教师形象的问题。我们要为人师表,坚持严以律己,增强自身的自控能力,始终保持良好、平和的心境,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对学生循循善诱,举止文雅。
二、尽心尽责奉献爱心之光
师爱是师德的核心。
老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经常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与他们成为朋友,并建立起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老师在教学中应是学生的良师,在生活中应是学生的益友。平时,我用爱心滋润他们,经常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每学年开学初及时记住所任教班级学生的名字,这样我能尽快了解每位学生,脱口而出地叫他们,让他们知道我在关心着他们。有一次,我班的两位学生体育课旷课被我注意到了,我立即把它记在我的《老师工作手册》里,课后,我立刻找到这两位学生,我不是直接的批评与指责,而是轻声地询问他们为什么没来上课,为什么没有请假?让他们自己承认自己的错误,说明各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及相互关系,在“零距离”的交谈中他们知道自己以后要怎样做了,也让他们从中理解了老师的用心良苦,教育以后他们不能迟到、不能旷课,自觉地遵守规章制度和遵守纪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十几年来,我深深明白,只有有爱心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作为的学生。我时刻都在用心诠释“师爱”这两个字的真谛,用自己诚挚的爱去温暖每一位学生,悄无声息地滋养着每一棵生命的幼苗。
三、严以律己注重学习之光
“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本身应该有一桶水”。作为一名小学老师重要的是塑造内在修养去影响、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学习,不断成长,开阔视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有意识地从优秀文化中吸取养料,提高自己的内在素养。这样让学生感受到老师身上发出的异彩光芒。
我深信,每当我们看到孩子们一双双渴求的眼睛,一张张专注的面容,不由得让我们身心激动,似乎融入了无比圣洁的情境,恨不能倾自己的所有奉献给孩子们,老师平凡的人生因此赢得了壮丽的升华。
我们的奉献虽然不见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但却是用平凡与崇高的师德之光、爱心之光、学习之光去影响学生,仿佛明亮的阳光照亮了孩子们成长的土地,引导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课堂内外淳淳的教诲,一点一滴,日积月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老师阳光般的师德光芒便催生学生心中的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有阳光的地方就有温暖,有温暖就有爱!我愿意像一缕缕阳光,照亮孩子们的心田!愿意一生奉献爱心陪伴孩子们成长!
参考文献: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2013年
《现代教师人文与师德读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年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