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超
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第一小学
摘要: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说 :教育无他,爱与榜样。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1对其终身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明确要求老师要关爱学生。学校教育固然是整个教育的关键环节,但学校教育不是全部,也无法替代家庭教育在个体成长中所能起到的重要作用,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孩子往往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接受人格和行为的熏陶。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对孩子进行爱的教育呢?
关键字:爱,榜样,爱的教育,发展
引言
意大利作家埃迪蒙托·德·亚米契斯创作的长篇日记体小说《爱的教育》畅销世界。这部作品提醒我们,教育需要倾注真挚的爱,孩子们需要爱的呵护,但现在教育系统中并没有关于“爱”的理论书籍指导,大部分教育工作者也没有这种概念,更别提没有领过“职业证书”的父母了。那么,父母怎样做才是对孩子进爱的教育呢?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给过答案。
苏霍姆林斯基当校长的时候,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他所在学校的温室里,种植了很多美丽的植物。其中有一棵全校师生最喜欢的蓝色菊花,名字叫“快乐之花”。
有一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不经意走进温室时,看见一位同学已摘下一朵美丽的蓝色菊花。当时,苏霍姆林斯基感到很惊讶。? 于是,他轻轻地走过去,看见这位同学还在用无邪的、恳求的目光望着菊花,似乎在喃喃自语。苏霍姆林斯基俯下身子亲切地问道:“孩子,你摘这朵花要送给谁呀?能告诉我吗?”
女孩忐忑不安,眼泪汪汪对着校长说:“对不起,校长。我奶奶病得很重,我想送她一朵鲜花,给她送去一些欢乐。可是,现在是冬天,我在别的地方采不到鲜花。”
听了孩子诚实的回答,校长感到很欣慰。他毫不犹豫地从温室中又摘下两朵花,十分动情地对小女孩说:“你小小的年纪就懂得孝敬老人,你的心灵真是太美了,你这种美德也使我很感动,因此,我也献给你一朵花,双手送给你。另外一朵是送给你父母的,感谢他们养育了你这样好的孩子。” 2
? 按常理,一个学生随意摘花,显然不对。对这样的错误行为,教育工作者一般会采用严厉的批评和处罚。但作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却首先想了解孩子行为的动机。因为任何错误的行为,必然有它产生的原因,把原因找出来,教育才能对症下药。在教育家心目中,一个孩子对长辈纯洁诚挚的爱,远比她错误地摘下一朵花更值得褒奖。这就是爱的教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一、爱的教育的含义
著名的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爱的教育主要包含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指具有专业素养的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表现出真诚的、全身心的、无私的爱。第二层含义指受教育者在接受爱后,不仅学会自尊自爱,而且乐于助人,同时能将爱的情感转移到周围人的身上。
夏丐尊先生认为爱的教育就是教育者要用善心、真心、爱心来促进受教育者生命的成长,让受教育者体会、感受、接受爱后,并成为一个爱的源头,去爱周围的人,逐渐形成关心他人,与人为善的态度。3
二、爱的教育的必要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经济、科技、教育等都有了质的飞跃,在这决胜时期,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至关重要。习总书记也多次在重大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机构必须重视对新时代学生的教育,特别注重素质教育,以德树人,关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且明确了教育工作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工作任务。4所以对青少年进行爱的教育是新时代的要求,是国家策略。
但是在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中,加之态度教育引导不力,导致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负面情绪得不到宣泄,形成了消极的态度,出现了思想认知冲突,行为倾向偏差,情感提升受阻等种种问题。进而衍生出人际关系冷漠、青少年犯罪、校园霸凌、自杀、校园贷等社会不和谐现象。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爱的教育也是社会的呼唤。
人间至美至深是亲情,无论任何时代,任何文化,亲情带给所有人的感受都是相通的,因为亲情的核心就是爱,爱是人类共同的话题,这种爱可以跨过岁月的沟壑,跨过国家的界限,在每一个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幸福的种子,继而生根发芽,长成茂盛的大树,成为家庭支柱,成为守护家人的幸福源泉。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爱的教育也是家庭的需要。
三、爱的教育基本措施
(一)、提高家长意识
发挥家庭爱的教育的作用,首先要提高家长的意识,让家长充分的意识到自身在学生道德品质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中的重要作用。
(二)营造家庭氛围
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是学校和家庭,因此家庭和学校一样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是学生进行互动和交流的主要对象。蒙台梭利理论认为:孩子的一生受父母影响深远。一个人所在的原生态家庭对他一生的影响很大。夫妻恩爱,家庭和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心理更健康。所以身为父母,营造一个温馨的家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这是无论谁,包括老师都给不了孩子的长久的幸福感。?
(三)多用鼓励策略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说过: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在鼓励中成长的孩子会变得自信,对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有勇气向困难挑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或父母可以给学生多一点的鼓励,让他们燃起的希望之火,给他们带来更多自信和勇气,带来更大的独立思考能力,使鼓励产生久远效应。
(四)培养孩子爱的能力
心理学家弗洛姆认为,爱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克服分离、孤独的能力。他说:“爱,就是以自己的生命力去激发对方的生命力,以自己全身心的爱的能力去引发另一个人爱的能力。”因此家长要培养孩子爱的能力,教孩子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受到周围人的关怀与尊重,从而使孩子能够产生关心自己、关心他人的想法,萌发爱心与自尊,继而尊重并爱身边的人。
结束语
综上所述,爱,具有极其重要的教育价值,爱的教育是独特的存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必将产生更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金利《爱的教育》的教育价值研究[N].人民日报,2020-02-24(2).
[2] 夏熙婧,周晓波.墨子德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综述[J].学理论,2018(10):230-232.
[3]赵建波.习近平关于新时代爱国主义重要论述研究[J].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5):5.
[4] 龚成录.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德育的方法研究[A].2019 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下)[C],2019.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