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方
梅州市五华县第二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00
摘要:学生就要以学习为主,这是永远不会改变的道理。学生学习成绩好坏,一方面看学生自身的能力和态度,另一方面还要看有没有一个好的老师去引导,用没用对方法,都很重要。小学是学生义务教育的起点,启蒙工作对于一个班主任来说压力也不是不小的。在班级里有学习好也有学习差的,作为班主任怎么去调动整体班级学习氛围,怎么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怎么去把学习成绩不好的同学的成绩提高上来,都是要时时刻刻去琢磨的事情。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差生、转化工作
前言:目前来说,大多数学校里的观念还是很传统的,一些学校为了升学率,只注重好学生的学习成绩,成绩差的学生不太重视,这也让一些成绩不好的,但是有上进心的学生丧失信心,自认为自己成绩不好,就个个方面都不好,不管干什么都是排在最后的,还没等努力呢就放弃了;作为班主任,目送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毕业,一批又一批新生的报道。为了不想再发生这样的现象,就要在发掘学生的潜能和学生的心理健康上面多加注意,让他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不足,并且能够改掉不好的习惯,好好学习,争取尽早尽快的把差生转化过来。下面针对这一课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分析差生形成的原因
现在的学生心态,积极和消极并存,这是也造成成绩差异的主要原因,班主任要做的就是把被动学习的学生变成主动求学的学生。在转化差生的这个方向上,不要心存固有观念,差生就是这样的,改变不了。要多思考差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是家里没有好的家庭学习环境让他们厌学;还是在家没人辅导功课,遇到不懂的知识点不知道怎么解答,时间长了不懂的知识多了就更不爱问了;又或者是同学之间的嘲笑,让本来成绩就不怎么好的学生心里压力过大,放弃学习了。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和观察找到原因,还能更好的解决和转化差生。
二、针对做好差生转化工作的几个建议:
(一)、公平对待,发现差生身上特有的优点
建立完整的教学机制,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不要只考虑好学生,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公开,公正。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只有学生的积极性上来了,才会愿意去学习,才有自信。班主任也要在学校的方方面面都要观察差生,虽然在学习上他们可能不及其他同学。但是其他方面不一定都是最差的[1]。
例如在课外活动,班级团建,他们可能是最勇敢,最积极的那一个,你就会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是别人所没有的,要把这些优点放大,让差生自己和身边的同学都能看的见,让他们认识到,在别的方面都可以做好,在自己学习上肯定也没问题,间接的让学生有了自信,让他们主动学习。
(二)、鼓励差生向成绩好的学生请教,学生之间互助
作为班主任你要时刻反思为什么自己教学生的时候那么用心,但最后还是有学生听不懂或者不爱学习呢,是不是自己在教学方式和教学速度上要求太高了,只有大部分学生能接受,就继续讲下一个知识点了。不要总是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看学生,还要站在普通学生的角度去看学生。为什么有的学生虽然不懂但还是不愿意去问老师,可能是他们觉得没面子,害羞,怕被指责,虽然是小学生,但是他们也有自尊心,作为班主任就要让学生知道,善于提问并不是一件不好的事,而且能够知道自己在哪不懂,也是值得表扬的。鼓励差生有什么疑问,也可以问身边学习好的同学,同事也要让学习好的同学发挥优势,主动去帮助学习不好的同学共同进步,这样时间长了,差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提高,班级的整体成绩也会提升。
(三)、和家长及时沟通,做好课后回访
班主任在学校要为学生负责,但是学校以外的时间,学生们在做什么,他们就不能时刻知道了,为了能更好的转化差生,就要求家长和班主任共同努力了。每个家长都不希望听见自己觉得孩子被冠名以差生这个名字,所以在学校师能提供好的教学方式去帮助孩子,放学之后要和家长及时沟通学生在学校的情况,学习进度,在家要怎么和学生去沟通。做到学校和家一个教育闭[2]。让学生给你在这样积极的环境下学习,提升自己。例如:在开展户外活动的时候学生主动帮助老师承担起点名的任务,活动之后有主动收拾好卫生,在班级老师要大力表扬这个方面,回到家里家长也要提到此事,让他们知道,既然别人的事都可以这么有耐心去帮忙,那么学习是自己的事,同样也可以做的好。让学生认为自己还可以更优秀,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以后在学习上也会为更加努力。
总结:综上几点,在转化差生上,班主任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定要有一颗博爱的心,不管这个学生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都要用心去教育,凡是班级教学除了问题或者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要多反思,多找方法,提高和带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差生知道只要自己努力,遇到困难老师和同学都会帮忙;让好学生知道帮助别人也是在帮助自己,是一件既有意义又快乐的事,让差生逐渐提高自身学习成绩,让好学生更优秀。
参考文献:
[1]任燕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析[J].考试周刊,2020(91):42-43.
[2]王小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探讨[J].新课程,2020(43):183.
[3]吴冰.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的“加减法”策略探究[J].特立研究,2020(03):3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