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26期   作者:于畅仟
[导读] 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之下,高等教育呈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开来,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

        于畅仟
        辽宁大学   110031
        摘要:在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之下,高等教育呈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开来,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让大学生的生活以及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关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已然成为了教育的重中之重,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为社会输送符合社会主义新型人才的需要。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对策
        如今,我国的高校都在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旨在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当互联网时代到来时,信息数量以及流通都很大。但信息的种类繁多,在开拓大学生视野的同时,也让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影响,让大学生产生了负面心理问题。我们需要及时观察大学生的心理变化,从而提出具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进一步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
        (一)焦虑症
        当大学生刚刚步入大学的校门时,一切都是新鲜的,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学习方法,不同的交际方式,都让初入大学的学生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他们往往想快速融入其中,但往往会很难实现快速调整。【1】在信息化的背景下,信息的快速更新,更让大学生难以适应。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大学生很难得到良好调节,从而出现心理上的不安,即焦虑症。焦虑症的最典型特点就是胆小,做任何事时都会出现犹豫不决的现象,从而很难适应新的环境。
        (二)抑郁症
        我们经常看到互联网报道,某某明星由于经受不住网络暴力而身患抑郁症,严重者甚至会出现自杀的现象。而抑郁症在大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中也较为常见,大部分大学生想在教师、同学面前好好表现,在得到赏识的同时,也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但是,由于大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很难承受住,从而出现悲伤。当悲伤以经常性的频率出现时,并对自己的价值时常以否定的态度,那学生很容易患上抑郁症。抑郁症不仅会让大学生的身心受到影响,还会让他们因失眠而使全身体力、思维受到影响。
        (三)神经衰弱
        当学生出现焦虑症以及抑郁症时,也就会对现实失去生活的勇气,在做任何决定时都会犹豫不决,那自我调节的能力就会相应降低,从而使得自身的神经衰弱。【2】当大学生出现神经衰弱的现象时,就会很容易疲惫,让自己的思想得到快速冲突,当大学生的神经处于长期地紧张的状态时,从而让神经系统失调。这是当代大学生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出现心理问题次数最多的问题。
        二、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对策
        (一)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在解决大学生出现的问题时,高校必须重视起来。当高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时,可以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比如,高校可以建立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让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快速解决。当高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时,就应该实时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当得知大学生的心理出现问题时,高校应该及时安排讲座,让大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心理变化。

当然,在信息化时代的大背景下,高校应建立相应的心理数据库,及时为分析心理问题提供数据支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解决心理问题的速度。
        (二)创新教育模式
        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要实时与互联网进行结合。但是,在与互联网进行结合时,教师一定要对内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选择,选择适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从而使教学资源得到优化,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当然,教师在真正的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自身引导的作用,并实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当师生进行互动时,教师要对大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在参加活动时,要将大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展示出来,从而让大学生重视自身的心理问题。当得知自己遇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对教师进行反馈。
        (三)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如今,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高校在进行各项工作的安排时,一定要将学生作为活动开展的根本,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实处。因此,高校要做到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尊重学生的性格差异性,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层次来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在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在对大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时,要及时将自身的社会实践成果反馈给教师,让大学生对当代的政治理论基础有所了解,从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及时了解自己的实践经验。只有这样,在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中,才能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让自己成为新社会的新人才。【3】当今,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巨大,高校要适当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将各项学习任务以有趣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大学生感受到当代大学生的魅力生活。
        (四)强化教师的专业技能
        在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时,教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下,教师要真正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凸显出来。在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对新媒体的接纳较快,教师要真正利用互联网的这一优势,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新形式展开研究。因此,教师要实时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要跟随教育的最新理念,通过互联网、新媒体等形式,让学生的学习以及生活发生有利地改变。当教师运用信息化工具与学生进行沟通时,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当时心理状态,以便制定具体的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三、总结
        对于信息化时代来说,它不仅改变了大学生的实际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当然,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需要大学生及时认清互联网的形势,认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健康的机遇,也要认识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心理健康的挑战。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要及时规范互联网的使用行为,认清互联网的真正面貌,让大学的用网行为得到规范,从而实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水平。
        参考文献:
        [1]孔艳芬.网络信息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探微[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18(06):184.
        [2]焦隽.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应用——以沙盘游戏体验为例[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0(01):45-47.
        [3]刘钊乐,尹海兰.基于“体验式”教学的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课程设计——以“人际交往”单元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9(32):73-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