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莉莉
东营市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摘要:尽管伴随时代的发展,我国的幼儿教育技术也在不断提高,但是许多以往教学过程当中的弊端却没有改变。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以老师为主,幼儿在老师的课堂要求下展开活动,但这样的传统模式并不会激发幼儿的积极主动性,作为幼儿发展的引路人,更要有发展的眼光,对教学模式进行提高和创新,所以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是十分必要的,教师在尊重孩子们自主游戏的同时保证游戏的顺利展开,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具有一定的教育和现实意义,接下来本文将详细分析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性和教师的指导策略。
关键词:自主游戏;指导策略;教学作用
引言: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他们生活在这个世界里,并负有改造他们的使命。可见,游戏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充当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幼儿通过游戏和其他小伙伴建立联系,有利于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幼儿玩游戏的过程中,有利于激发幼儿对万物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玩耍的过程中幼儿不仅更快乐,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幼儿的自主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下自由地进行选择,以自己的快乐和兴趣为主,自主发展的游戏方式。而这时的教师应该什么时候介入呢,又该以什么方式介入其中呢。
一、幼儿自主游戏的重要性
(一)增强幼儿问题处理能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句常说的话无疑是对幼儿处理问题的态度,而幼儿进行自主游戏比教师掌控节奏更有利增强幼儿面对问题的处理能力,幼儿玩游戏的时候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幼儿在自主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会得到不小的成长。例如,有两个幼儿都想玩积木,但一个幼儿想搭建一座桥,而另一个想要搭建一个城堡,这时候就会产生意见分歧,如何与对方进行沟通也是对两个小朋友的考验,这样自主游戏的进行极大促进了幼儿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小朋友们在游戏中慢慢磨合,在增进感情的同时也使得幼儿学会主动交流合作。有的游戏需要许多小朋友一起玩,例如跳皮筋,就会有摇绳和跳绳的小朋友,既要有良好的分工又要有很好的配合,这对小朋友们来说是既有意思又有意义的挑战,解决这些在游戏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提高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和增强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对社会和情感的认知。[1]
(二)为幼儿的健康奠定基础
要是任由教师和家长掌握节奏,幼儿没有机会自己解决一些问题,没有参与活动那么就没有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久而久之无法对外界的事物进行良好的判断和反应,就无法产生自信心。有些幼儿本身因为一些原因与外界联系不密切,就会因为不了解外部的信息,从而潜意识里产生自卑的情绪,如果不通过一些引导手段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幼儿会越来越害怕遇到问题并且愈加害怕与人们沟通,如果持续没有建立自信心,在幼儿以后的成长历程中会成为一项阻碍。幼儿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反复尝试和不断地发现,会建立起较强的自信心。玩游戏比枯燥的学习内容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有利于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和坚持性,并且在玩游戏的过程中没有硬性的要求,幼儿没有太大的压力,更有利幼儿潜力的发挥,根据孩子们在游戏中的表现趋势,能有利于分析幼儿的性格特点和天赋,有利于教师们的因材施教,在不断地失败和成功中竖立起对成功和失败正确的态度,这对幼儿未来的发展、特别是对失败的认识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
二、教师的指导策略
(一)教师学会隐性指导
教师不应该过度的干预幼儿的行为,但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这就对教师队伍有着更高的教学技能和教学素养的要求,比如表现在课堂组织上,想要幼儿实现自主游戏是通过教师和幼儿来共同完成,但是由于幼儿还不够成熟,存在对语言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也就在游戏的组织和把握上显得十分生疏,也难以利用其他方式来辅助表达。但是,许多教师在教育过程当中过于急躁,不能采取一个合理的方式指出幼儿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当儿童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以及所表达出的意愿与自己违背时,便会采取不合理的方式进行教育。对幼儿这种特殊年龄段进行教育,引导幼儿正确的进行游戏时,这时候就需要用温和的态度来与幼儿沟通,并在幼儿有一定的表现的时候给与一些肯定、鼓励或者不赞同,这就需要教师队伍的观察甚微,当幼儿小有成就的时候,教师可以对其竖起大拇指或者投去欣赏的微笑,如果有幼儿操作失败,应该给予鼓励的语言,如果有幼儿没有遵守游戏规则,可以进行制止并再耐心向他解释一遍游戏规则,使得幼儿有更大的进步。[2]
(二)使课堂活动更有趣味性
幼儿阶段往往充满着好奇心,更愿意将自己的精力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中,但是在教学过程当中,如果教师没有把握好幼儿的实际情况,课程设计十分单一,就难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幼儿不懂事可以随意应付,在进行上课之前,不深入备课,最终导致了无法正确引导孩子的健康发展。想要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的方式上应该趣味多样,为幼儿增加更多的游戏选项和游戏方案,例如可以组织幼儿猜谜语活动,自己做灯笼,自己收集灯谜,自己装扮教室氛围,使得更多的小朋友们参与其中,在这些活动当中,激发了幼儿的思考能力,幼儿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快乐,加强了与他人的交流合作。教师组织的游戏一定要贴近幼儿的实际,首先幼儿教师应当掌握幼儿阶段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从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通过结合幼儿眼中的世界进行教学的设计。无论孩子们的想法有多么幼稚,都应该放手鼓励孩子们去做,让孩子们在实践中跌跌撞撞的成长,得到失败的反思,体会成功的快乐。[3]
三、自主游戏教学的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游戏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途径,是向幼儿进行教育的手段之一。自主性游戏类的教学更有利于幼儿的发展,在这样自由、平等、愉快的坏境中,幼儿有自由选择权,幼儿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有利于教师们对幼儿的细致观察,在更有利于激发幼儿的潜能,并且找到他们发展的最佳途径。对于教师队伍而言,面对创新的教学发展,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主性的教学过程中,不止幼儿在感触,教师也在同样的氛围下,与孩子们有了更好的相处模式,在这样自由的教学模式不仅成就的是幼儿,教师们也在组织幼儿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反思,有了更多的教学经验,提高了教师的创新能力,在另一方面,激发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也在其中得到更多孩子们的喜爱。整个教师队伍教学素养和教学意识得到整体的提高,对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幼儿和教师队伍的发展相互成就、相辅相成。
结束语:
不可否认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小班阶段的儿童而言,其学习能力极强,正处于刚刚离开家进入系统学习的阶段,并且拥有强烈的好奇心以及探索欲望,而一个良好的教学,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对于学前阶段儿童进行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能够促进儿童各项能力的全面发展,这是学前教育的关键。在学前教育过程当中进行自主性教学,可以加强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自信心、促进幼儿的认知和创造能力发展等。教育的创新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责任,教育每一次新的发展和创新都可以看作一场艰巨的任务,但我们将对的东西、对学习更有效的方式融入进课堂,使幼儿有所收获有所成长,便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参考文献:
[1]顾春燕,王晨蕾.开展自主游戏促进幼儿全面发展[J].文教资料,2017,10(17):67.
[2]黄小慧.论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教师指导策略[J].教育观察,2018,7(02):143-144.
[3]卢玲.该谈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指导[J].泸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