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倩
贵州省平塘县掌布民族小学 558303
摘要:在新教育体系的小学课程变更下,当下教师不仅要本身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具有新颖的、丰富的、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小学生根据性格及年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这样能更快速的营造出优秀的课堂教学氛围,以此来保证小学美术课堂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们带来愉快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氛围;营造
引言:对小学生美术教育的培养中,课堂上培养美术课的氛围是重中之重。美术在小学生的眼里是一门五彩缤纷的课程,同样美术的世界里能让学生身心愉悦,使学生放松的去接受。美术课堂上愉悦的氛围还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这个充满爱的课堂上不仅教师能充满激情的讲课,学生们也能精神饱满的投身于美术的世界里。这就足以说明在小学美术课堂上养氛围是多么重要,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能够在愉悦的氛围下培养出对美术的爱好,从而让学生们更加热衷去上美术课,让小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
一、传统小学美术教学的氛围
(一)早些年的教育观点对教学的强灌式
目前小学的美术课堂上的教育方式,大多数人民教师还在延续老一辈的赶鸭子上架式的执教手法。在美术课上老师总是占用大多数时间,在讲台上描绘出一幅美景,接下来就是学生们临摹讲台上的美景。美术课堂上还有课本上的图案,也是学生们大多时间需要进行模仿的原稿,之后就是提交模仿的图画了。美术课堂上大多数时间不是在老师的领导下,就是在课本上图画的引导下进行着,美术课堂上的全过程学生都是在带领下完成,完全没有参与到美术的快乐中来,学生们盲目的重复着跟老师的步伐走,既找不到学习美术的乐趣,也不会喜欢上美术课程。
(二)对美术课堂教学不够重视
因为我国的学生从小就接收考试的教育模式,导致许许多多的教师都因为美术课堂不需要升学考试就对美术不加以重视。在上美术课时,教师大部分都把时间交给了学生,让他们自行安排,还有一些教师在美术课堂上讲解文化课程,教师们都不尊重这种美术课程的设计方法,也没有及时完成美术课程的教学方案,就是由于这些原因,促使学生对美术课有一种错误的理解,并失去了对美术的兴趣,即使上了美术课也不会积极配合美术教师的教学方式,这都是导致美术课程无法顺利开展的影响因素[1]。
二、营造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的研究
(一)充分利用趣味语言实施教学模式
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可以为学生们营造一个放松、有趣的学习气氛,应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2]。首先,教师应使用有趣的沟通方式来开展教学,改变自身以往的形象,可以发挥一种平易近人的、和颜悦色的态度来开展小学美术课堂。其次,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幽默风趣的教学方式,这不仅仅可以吸引小学生们的注意力,还能够把小学生们带到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们喜欢上美术课程。比如,在美术课堂中,教师在教学生们绘画横波浪线和竖波浪线时,学生们就会有很多的问题。如果这时美术教师依然使用自身传统的教育模式来进行教学,只单一的重复强调横波浪线与竖波浪线,小学生们很难从真正意义上理解。美术教师应丢掉传统教育模式,充分利用趣味语言来提升学生们的知识、理解与记忆,教师可以说躺着的横波浪线像大海,而竖着的波浪线像什么呢?用这种趣味语言方式既集中了学生们的注意力,还同时引发了学生们的思考,增加学生们的记忆力。经过多次的实践结果证明,美术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模式,可以促使学生们保持一种非常热情的以及执着向上的学习态度,并充足表现教与学等的进取性。这种教学模式使课堂的教学氛围非常好,使小学生们充满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还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的。
(二)教师应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根据国家颁布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特别是在小学美术课堂需要互动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知道学生在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并及时把课堂交给学生们,使学生们在课堂中真正成为主体,有充足的时间体现自己的特点,并让学生们在课堂中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以及自己的理解[3]。比如,教师在教学生们绘画一些小猪、小鸡、小狗等等小动物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画出一些小动物们给学生们进行参考,但是,不要让学生们模仿教师的绘画以及美术书上的图案,也不可以给孩子们有任何的限制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作品。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们自己,让学生们依据自身的想象力以及理解去绘画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同学们都绘画完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们提供一段互相交流的时间来讲述自己的绘画作品,同学们之间也可以互相诉说在绘画时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来解决。经过这种教学模式,既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成为主体,同时学习氛围也变得非常好,使学生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美术学习也更加有动力。
(三)培养小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美术知识讲解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们传授基础知识,还应该注意激发学生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使这种思维能力获得提升。现在的小学生们基本上都是家里的独子、独女,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宠爱着这一个孩子,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言行举止,因为现在的孩子都已经听习惯了鼓励与溺爱的语言,假如教师对他们进行严加管教的批评,学生们是无法接受的,同时还会起到反作用,开始讨厌相对应的教师,甚至更加严重的讨厌美术课程。因此,在美术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使用不同的教育模式。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可以多说一些激励、振奋人心的语言,这既可以让学生们产生自信心,还可以拥有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帮助学生们避免因为这类事情而产生厌恶美术课程的学习。
(四)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美术教师在为学生们进行讲解的同时,教师还应该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有着怎样的问题,取决于对教师、学科的喜欢程度,在各科课堂中的表现也是根据各个教师的关系程度[4]。教师为了营造很好的课堂环境,应该十分重视并建立这种优秀师生关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课下时间积极与学生们沟通,经过有效沟通方式可以仔细的了解到小学生们的个性特点,然后在实施设计教学方案。如果在课堂中都是小学生们所喜欢的教学内容,课堂五花八门,那么,学生们在课堂上一定是非常斗志昂扬的,不仅仅喜欢上教师的教学方式还会喜欢上美术课程,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是非常重要的,也是保证课堂上良好的学习氛围的主要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充分利用趣味语言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可以在美术课程中创造出开心、放松、阳光、积极的学习气氛。此外美术教师还应该尊重小学生们在课堂中占据的主体地位,积极建立良好的师生情谊,为优秀的课堂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该主动激励小学生们在课堂上勇于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以及优点,教师给学生们多一点点的自由,在面对犯错误的学生们,教师应当给学生们多一份鼓舞、少一份指责,全身心的努力营造欢快的学习环境,营造良好的美术课堂氛围。
参考文献:
[1]宋林俊.激发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氛围 培养审美能力 重视教学评价[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9(05):177.
[2]张哲莹.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氛围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0):218-219.
[3]彭郊建.构建灵动课堂教学 展现小学美术魅力——谈谈如何开展灵动有趣的小学美术教学[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8(08):29.
[4]崔仲琼.基于微课程的小学美术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以“唱起来跳起来”一课为例[J].中国中小学美术,2020(07):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