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
辽宁省鞍山市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 114001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语文课堂情感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通常提及的情感教育,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相应的情感教育方法,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知识为基础,结合教学任务和目标,实现学生的情感体验。这种教育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为教学活动的顺利、高效开展提供保障。因而,教师必须采取多种方式实施情感教育。
关键词:情感教育;初中语文教学;运用
前言:情感教育在现代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注重充分关注到学生的情绪、情感、态度和信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进行中,教师要高度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合理关注教学环节的各项情感因素,如教师通过教材所流露的教学内容、学生理解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应用能力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提升课堂教学水平。
1初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重要性
1.1感教育内涵
情感教育与认知教育概念相对,是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情感、态度、情绪以及信念加以关注,促进学生个体精神发展和社会健康发展。情感教育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教学环境,处理好情感与认知关系,借助于情感交流强化学生情感体验,培养学生情感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形成独立人格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方面来看,情感教育不仅是一种教学模式,还属于教学策略。
1.2教学意义
教学工作中合理运用情感,能够形成情感教育,促进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情感教育在教育活动中占据较大比重,对于教师合理创设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和调动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全身心投入到学习环节之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初中语文教学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奠定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初中语文教材中涉及到大量的知识和内容,丰富的情感内容更是给学生带来重要影响,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积极丰富的情感,促进真正认识真善美。初中语文教师采用情感教育,传授给学生大量的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到语文知识内涵,促进学生心理活动、情感教育和思想交流有机融合,促进学生与教师、文学作品之间产生情感共鸣,更好参与到知识学习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总体教学质量。
2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1)情感目标写在教案纸上,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很难占据教育目标的中心位置。2)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情感发展不够重视,师生之间缺乏正常的情感交流。3)迫于考核和升学的压力,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够从以生为主体的角度实施教育教学,还有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4)对于学生情感发展和情感教育缺乏一套系列的措施和标准,极大影响了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实践,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3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情感教育活动
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以教材作为重要基础,教师要能够全面把握到教材的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要持续强化自我学习,提升学科专业素养,针对教材中的知识和内容加以深度研读和解析,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融入先进教学方法,安排科学性的教学内容。教师意识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有目的地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有效实施情感教育活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教师以稳定平和的心态、简单温和的语言,引导学生深入到学习环节中,促进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收获大量知识点。教师要摆正情感态度,给学生传递出亲切的关怀和指导,促进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愉悦和成就。
教师选择到具有情感色彩和因素的文章,带领学生积极探究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促进学生体会到文章的内涵
3.2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现代信息技术不断的更新和进步,给当前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教学条件。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可以引进多媒体教学技术方法,创建出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促进情感教育活动的稳步开展。教师广泛收集和整合网络教学资源,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出教材中的景象,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的头脑印象。教师使用信息化教学技术手段,要能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促进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情感。在创建教学情境的同时,初中语文教师要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给学生提供较多现实生活的教学案例内容,促进学生能够良好使用语文知识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还可以设计出一些课外实践活动,带领学生感悟生活,拓宽学生的语文学习空间。
3.3从阅读教学中领悟
可将阅读教学主要分成认识、理解、评论、欣赏四部分。阅读的前提条件为理解,其也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旦学生不了解或进行了错误的理解,则这项教学就会失败,若想要使其能够获得真正的理解,就一定要倾注一定的情感。简言之,不具备情感的阅读,仿若镜中花、水中月,它既空洞又不具体,不能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鉴于此,语文阅读教学中,想要将阅读教学的价值充分体现出来,则最理想的途径就是让学生理解情感。所以,初中阅读教学中,老师需要尽量立足文章背景、作者具体实况,通过对这部分环节的利用,使学生能够对整篇文章的情感特征进行掌握,最终可以更好的去理解文章内容。
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文章中,作者是老舍,此文章背景是1931年,是老舍先生山东大学期间,也是爆发抗日战争的一个时期,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先向学生介绍时代背景,引导学生对文章中作者的情感进行理解,把握文章中的情感美。他们会明白,老舍先生想在冬天通过济南表达对山川和祖国的热爱,这也是和平时期最缺乏的情感。所以说,老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需要积极引导学生,使其可以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以此触碰学生心弦,并引起共鸣,最终能够在阅读中获得真正的情感体验。
3.4在朗读教学中激发情感
情感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培养学生情感的重要途径。朗读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加深情感体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文章意识。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名著。每一篇文章都反映了作者的强烈情感。只有反复阅读,学生才能理解作者的感受。因此,教师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语文教学上。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办法就是运用各种技巧帮助学生朗读。随着阅读次数的增加,学生对文章有了更深的理解。
如《父亲》一文,学生能够大声朗读出书中的内容,才能够进一步体验作者对父亲的爱,理解了父亲的爱的伟大之处,这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家庭的深爱,这也是学生品格发展的坚实基础。
结束语:
一言以概之,情感教育在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效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不容忽视的是,现阶段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情感教育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采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式加以应对,如营造和谐友好的教学课堂,结合教材内容渗透情感教育活动,以及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由此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莹.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美术),2018,000(001):128-129.
[2]郑勇.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运用[J].神州,2019,000(006):184-184.
[3]罗钦玲.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的渗透[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9,000(001):66-67.
[4]张晓华.浅议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汉字文化(教学卷),2016(14).
[5]彭佛胜.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学周刊,2020(23):83-84.
[6]王注.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青海教育,2020(06):33.
[7]潘晓婷.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性探究[J].语文文化,2020(1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