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游戏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探索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刘茂源
[导读]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回归游戏,回归自然,才能够按照幼儿的成长法则,
        刘茂源
        叙永县叙永镇西城幼儿园
        【摘要】游戏是幼儿学习的重要途径,只有让学生回归游戏,回归自然,才能够按照幼儿的成长法则,让幼儿进行生活化的学习,从而获得持久化的发展。但实际的幼儿园教学之中,较多老师都缺少此种意识,导致幼儿园的教育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本文对回归游戏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推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幼儿园;回归游戏;生活化教学
        以往的幼儿园教学之中,部分老师存在小学化教学的现象,还有部分老师开展纯粹的玩游戏的教学现象,这些方式都不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会影响幼儿园的教学效果。因此,本文提出的回归游戏生活化教学策略,能依据幼儿的本心、成长规则教学,能够强化幼儿园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的内涵、意义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是教育。”所以,只有回归游戏,让游戏贯穿于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之中,才能够对幼儿生活中展现的教育价值进行提取,从而反作用于幼儿的有效学习和成长中。简言之,我们也可以将“回归”的本质理解成为以童年的世界重新体验这个世界。在游戏之中,既蕴含着丰富的生物因素,又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因素,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回归游戏在幼儿教育中应用之时,必须要对幼儿的自然成长规则进行考虑及掌握,让幼儿以游戏的方式回归到日常活动中,并非神圣化游戏,而是以幼儿为本,比较侧重于突出幼儿在整个游戏过程中自由性、自主性。并在此基础上融入科学知识,促使幼儿个性的形成及能力的不断迁移。同时,还要确保游戏内容来源于生活,激发幼儿的喜好及欲望,促使幼儿与周围环境处于相互作用状态。
         幼儿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游戏本就十分感兴趣,如果能让游戏回归自然与生活,既能够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又能够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丰富的生活知识,对于幼儿的学习、生活及健康成长意义重大。
二、回归游戏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策略
1、突出游戏童心化特点
        初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刚和父母分开,总是容易出现“分离焦虑心理”,并且幼儿园各班都处于一对多的状态。所以根据幼儿非常喜欢游戏的特点,老师可以将游戏引入一日生活中,让幼儿快乐的学习。幼儿和小初中的学生不同,他们有自己固有的成长规律,要善于利用游戏让幼儿之间互动和接触,感受童年的乐趣。

那么究竟该如何让游戏凸显出童心化特点呢?
案例一:首先,在入园、谈话、讨论和早点之后,开始室内游戏,游戏主要围绕主题游戏、区角游戏推进,室外游戏只要围绕大自然主题推进,如沙水游戏等,之后再对游戏更新,以清洗、安静类活动为主,其次,在午睡之后,要设计一些讲故事、欣赏、娱乐等类的活动,之后由学生自由活动。最后幼儿园即将放学之时,再次转换活动,谈话和评价,随后幼儿随父母离园。一日活动之中,始终围绕生活顺序与认知对游戏进行了构建,而且前后的衔接十分的自然,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师之间进行了有效配合,幼儿在其中获得了快乐,有助于幼儿的成长。
2、突出游戏的生活化
        幼儿园的游戏只有回归生活化,才能够对幼儿的生活进行还原,所以游戏必须要突出生活化的特点。
        案例二:“玉米”建构游戏。为了让幼儿获得相应的认知,组织幼儿观看和触摸玉米。之后根据农田中掰玉米的生活场景,让幼儿思考下玉米都有哪些吃法?由于幼儿对于玉米比较熟悉,所以兴趣十分的高涨,当完成激趣之后,游戏活动便要正式开始。老师要提前将游戏所用到的各种道具进行准备,开展猴子掰玉米、金色的玉米棒等各类活动,在这样的游戏之下,语言、健康、生活、艺术等完美契合了起来。在此过程中,老师还要趁机进行拓展性教学,让幼儿获得更多知识及经验,促使游戏展示出生活化的特点。
3、突出游戏的自然化特点
        回归游戏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之中,其游戏除了回归童心、生活之外,还需要回归自然,为了让游戏更好的开展,老师可以让幼儿回归自然中去寻找和积累相关材料,材料的类型可以多变,如树叶、树杈、小草等,如果所开展的游戏没有可用的材料,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解决此问题,让幼儿在情境类的游戏中对生活的影子进行感知。
案例三:幼儿都有自己非常喜欢的小动物,老师可以设计给幼儿喂食的游戏。具体操作:老师为幼儿提供多样化的小动物图片,选定后点击图片,便会出来小动物最喜欢的食物,在这样的游戏之中,幼儿能对自己喜欢的不同小动物爱吃的食物进行了解,让幼儿获得更多生活常识。
【总结】
        综上所述,回归游戏的幼儿园生活化教学意义重大,能让幼儿获得知识与技能,并收获到快乐,感受到生活气息的自然美,能够对幼儿的心灵进行净化,促使幼儿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老师需要加强对回归游戏生活化教学的研究,让幼儿园的教育更加契合幼儿的发展规律,提高幼儿园教育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吴丽珍.??基于“适性教育”理念的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J]. 学前教育研究.?2017(04).
[2]王辉辉.??幼儿园课程游戏化与园本特色的有效结合[J]. 基础教育研究.?2015(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