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26期   作者:郭晓玲
[导读] 随着我国实施新课改工作,在教学中逐渐对学生的主体作用予以强调。

        郭晓玲
        伊宁市第七中学 新疆 伊宁 835000
        摘要:随着我国实施新课改工作,在教学中逐渐对学生的主体作用予以强调。而在初中阶段教学中,数学是一门是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对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予以了重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借助于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思考灵敏度,有效扩展学生数学思维,并对传统教育理念中的思维框架予以打破,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正向思维属于传统习惯性思维,而逆向思维正好相反,在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方面,两方面思维都十分重要。在实际培养逆向思维过程中,就是面对问题进行思考时不仅仅局限于提出给出的有限条件,而是通过给出结果进行反向推理。将逆向思维能力合理运用到数学教学工作中,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并且有助于扩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1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小学阶段教学是为了普遍初中阶段教学,而初中阶段的教学通常也是将小学教学作为了基础,但是在实际开展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充分运用小学数学知识,没有重视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之间的联系。另外,在教学设计工作中,教师大多沿用传统设计方式,使用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一味地追求教学计划,没有对学生的知识理解情况予以掌握,而学生也仅仅是对课堂知识进行记录,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难以得到保证。
2数学教学中进行逆向应用?
2.1 数学概念的逆向应用?
        想要对数学概念予以正确理解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刚开始学习数学时通常将数学概念作为了主要内容,需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面进行分析,避免仅仅片面地理解数学概念而造成难以灵活运用。在面对题目时,引导学生动用逆向思维,摆脱传统正向思维的束缚,对繁琐、规范的解题步骤以外解题方式予以尝试,从而的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2.2 数学定义、定理的逆向应用?
        首先,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定义法,但是学生通常并没有大量接触过对定义的逆向应用,从而难以快速解决数学问题。而借助于对定义的逆向应用和思考,则可以简化一些复杂的问题。其次,在初中数学知识中,主要讲述的就是对定义和公式的正向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题中命题和逆命题是相应存在的,通过数量地逆向应用各种定义、定理,可以准确判断逆命题是否正确。再者,通过提升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实现对数学知识更高效率的学习和吸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检验学习效率,并对学生的数学兴趣和自信心予以强化,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可以有效提升解题的效率。
3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逆向思维?
3.1反证法的利用?
        在数学教学工作中,逆向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中关键的体现就是反证法的应用,借助于原命题的否命题真实地体现出原命题,借助于创建假设的过程对矛盾问题予以明确,从而对结论进行论证,这个过程就是反证法。通过应用反证法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数学解题思路,并且可以有效学生的逆向思维。但在教师实际将反证法应用到教学工作过程中,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反证法并不是对所有题型都适用,在对数学问题进行假设、推理过程中,避免盲目性地使用反证法,并在思考问题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缜密性进行培养。


3.2分析法的利用?
        分析法是逆向思维的重要内容之一,将已知结论作为出发点反方向推理,对结果成立的条件因素寻找出来,直达最终确定可以成立的答案,从而对已知的结论进行论证,这个过程就是分析法。应用分析法实施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过程中拥有清晰的条例,针对题目、结论之间存在的联系进行正确的分析,借助于逆向思维中找到解答信息,并让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快速找到解题思路,而不是一筹莫展。
3.3强化逆向思维的深入发掘?
        相比于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在初中阶段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基本能力要求有所提高,在实际数学教学工作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学生对各种数学概念、公式等知识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同时,针对这些内容实施的教学也是实施逆向思维能力培养最有效的途径。另外,针对数学概念所具有的较强逻辑性,教师应予以重视,并对学生予以引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正向、逆向两个角度实施教学,针对同一个问题,在面向学生时可以采用两种出题方式,也可以同时结合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从而为学生扩展出全新的解题思路。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数学概念。以初中数学中“矩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方面概念知识的教学为例,这些内容是较为形象具体的,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重视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充分结合矩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多边形的概念,向学生提问:“这三个多边形之间具有着什么样的关系?”转变传统教学中对这些多边形进行分开讲解的方式,转变为联系在一起进行教学。通过这种反问学生的方式,可以充分体现出一般概念中的隐含特点。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这种反式思维进行思考,可以逐渐图形之间存在的联系,不论是三角形还是平行四边形其实都属于多边形,都同样具有各自的多边形特点。
3.4辩证对立思考?
        事实上,在社会各个行业中都会涉及到辩证思想的应用,而初中数学教学中,借助于辩证对立思考,可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观察,从而对以往数学思考方式予以创新,并将数学变化规律初步讲授给学生。通过参考以往中考数学考题,其中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有一个不透明袋子中装有三个小球,小球除了颜色以外其他属性都相同,分别有1个红球和两个黄球,那么同学们可以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计算一下,随机从袋子中拿出两个小球,正好是一红一黄的概率是多少?”这个题目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一般概率求解的掌握,需要明确两个小球所有颜色情况出现的概率,并结合题目要求找出相符合情况产生所具有的概率。通过传统正向思考方式就可以轻易解答这一问题,虽然这道数学题本身难度不高,但是却具有较高的可变性,可以将逆向思维融入到这道题的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辩证对立思考方式分析问题,以这一题为例,既然是要求出“一红一黄的概率”,那么可以通过求出非这一可能性的结果,再用1去减,依旧可以得出答案。
结语
        在我国长期以来发展过程中一直对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新课改工作进程也逐步推进,在现阶段教学工作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则主要负责引导和辅助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了顺应新时期对教学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逐渐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培养予以了重视,并对传统教学方式予以了不断改进和创新。
参考文献
[1] 张明政.新课改下如何培养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47)
[2] 胡剑.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J].  亚太教育. 2019(11)
[3] 柴丽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09)
[4] 陈福.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逆向思维能力的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