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杰华
湖南省祁阳县浯溪二中
摘 要: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已经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为能力的培养,面对这一情况,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育者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为切入点,探究了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时机。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是判断一个国家发展潜力的重要依据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愈发重视。初中物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充分借助物理学科的优势,在各个教学环节中融入创新教育,抓住各个时机,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浅析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物理教师开始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微课、导学案、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工具逐渐应用在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部分教师难以实现新型教学工具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迫使课堂教学割裂严重,反而降低了教学质量。这是因为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思想固化,产生思维惰性,学科教学目标还是以成绩为主,要求学生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知识的机械背诵和实验过程的模仿中,教学形式虽然发生率改变但教学内容却仍遵循以往,缺少了创新能力的培养[1]。而且,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和谐有效的对话,课程进程快,学生课业压力重,久而久之就对物理学科失去了兴趣。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时机
(一)借助学生学习兴趣激发的时机
教育改革实行以来,社会各界对学生教育的关注点不再局限于考试成绩上,而是更加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积极深入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这就需要学生对所学学科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的探索物理世界,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是物理教师亟待研究的课题。针对这一情况,首先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原有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延伸和拓展,研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物理知识,运用更加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开展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了解更加全面的物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建高效课堂。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为例,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都知道烧水的过程就是水的温度持续上升的一个过程,那么当水沸腾时它的温度是多少?沸腾后持续加热最高能达到多少度?水沸腾后产生了什么变化?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不断提出不同的结论,在发散思维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物理实验,通过观察水沸腾时的状态,挥着温度变化的图像,记录对应的时间,从而得到沸点这一概念,并据此引申到汽化的相关概念。同时教师借助小组讨论、集体练习、抢答练习等方式,设计开放性的课堂练习题,指导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并提出多种解题方法,鼓励学生发散思维,打破传统思维局限,培养其创新能力。
(二)利用物理课堂实验教学的时机
初中物理学习阶段,学生对物理实验往往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应该充分借助这一特点,让学生在物理实验中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充分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同时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物理变化,记录相关数据,思考物理现象产生的原理,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和物理现象的理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创新[2]。比如,在进行物体自由下落这一实验时,课本上的理论知识过于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分别从不同高度将物品扔下,并做好实验数据的记录和整理,也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实验进行评价、争论和质疑,一起讨论提出改进方案,最终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其自主的进行知识的探索,而且将教学内容与实验结合,选择学生能够理解和便于操作的物理实验,同时增加实验的趣味性,能够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引导学生观察物理规律,加深学生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抓住生活实例情境教学的实际
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常见的静电、摩擦升温、打雷下雨等都与物理知识密切相关。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精巧的生活化情境,利用学生熟悉的现象,拉近学生与物理的距离,推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同时通过实际案例,促使学生利用物理知识分析与解决相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每天都喝的牛奶提出问题,同学们,我想知道我们每天都喝的牛奶的密度是多少?但是我只有杯子和杆秤,你们可以可不可以在没有量筒和天平的情况下,借助生活中已有的物品来测出牛奶的密度呢?你能想出集中方法?此刻,学生已经知道纯水的密度,并且掌握了密度公式和相关概念,借助这些知识,通过学生间的讨论研究,最终借助杆秤测量出了牛奶的质量,并用等容的关系计算出来牛奶的体积,找到了测算牛奶密度的方法。通过这一方式,借助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将物理知识、物理公式、数学知识等综合应用在其中,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物理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同时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也看到了自身的创新潜能,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自信心。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应该经常采用积极性的话语对学生的创新探索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创新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创新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三、结束语
综上,在物理教学中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的日后学习和生活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打破原有的思维局限,开拓学生的视野,真正实现物理问题解决的多元化,推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徐铭宏. 初中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21):P.50-51.
[2]王勇. 初中物理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时机[C]// 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长沙会场)论文集(一).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