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玉红
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学校,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要:在多方面利好因素的影响下,使得我国新课程改革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实施,有效的提升了教育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在新课程标准中,明确的提出了教师在组织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过程中,务必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发展。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切实有效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模式。情景教学方法其实质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良好的情景,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水平。将情景教学方法合理的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之中,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并且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策略探究
导言:
就小学阶段学生实际情况来看,心智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所以往往无法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教师的教学上,针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情境化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中加以实践运用,能够有效的起到扩展学生思路的作用,实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教师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积极的进行自主思考。情境化教学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能够更好的满足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情境化教学方式的运用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参与,这样才能将情境化教学方式的作用切实的发挥出来。
1 掌握情境数学的原则和规律
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首先需要对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加以了解。其次需要综合教材实际内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情景。不得不说的是,教学情景的创设对于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教师不但需要拥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并且还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其次,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编制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不然就会对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形成一定的阻碍。如果将情景教学方式加以实践运用之后无法达到既定的教学效果,那么往往会造成学生对学习丧失良好的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小学数学教学工作的实施造成诸多的负面影响。
2 以有趣的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小学阶段学生因为自身年龄较小,所以思维能力整体水平较低,再加上逻辑思维能力有限,所以在学习抽象的数学知识的时候往往会感到诸多的困难。针对这个问题,小学数学教师在组织实施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利用相关故事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形象的进行讲解,这样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课堂的氛围,并且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诸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圆的认识》这篇知识的时候,利用数学知识来编制出有趣的故事为学生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将有趣的故事运用到教学之中来营造良好的课堂情景,对于学生正确全面的认知知识也能够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还可以深入的挖掘出学生的学习潜能,促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后续学生各个阶段的学习创造良好的基础。切实合理的利用有趣的故事,可以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这样在学生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合理的利用学到的知识加以解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3 设置认知冲突创设情境,加深知识理解记忆
所谓认知冲突,其实质就是指学生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及现如今学习情景二者之间所存在的短期矛盾问题,往往表现为学生在拥有的知识经验与新学习的知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而导致的心理失衡。这种状态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探究欲望,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知识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因为受到自身生活经验的影响,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往往对于新知识能够大致加以了解,但是这些了解往往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落实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务必要合理运用这些认知矛盾来恰当的创设教学情景,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理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知识理念,引导学生创设完善的知识结构,推动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学习《倒数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就在导入环节通过设置认知冲突来创设情境。我提问:“什么是倒数?”学生答:“倒数就是把数倒过来。”我又问:“那79的倒数是多少?”学生齐答:“97。”我接着问:“那2.3与0.5有倒数吗?”这时就出现了不同意见,有的说可以把小数化分数再倒过来,有的则说不是分数不能倒过来。再问:“那5和15有倒数吗?如果有,是多少?”这时学生都沉默了。又说:“总不能把它们直接倒过来吧?”这时,学生心中关于倒数的已有认知就产生了矛盾冲突。于是,适时引导学生进入新课学习,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组织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之中,通过进一步地学习,学生对倒数的概念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4 创设生活情境
因为小学阶段学生自身心理和生理方面所具有的特征,所以他们对于外界新鲜事物会充满好奇心。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动的生活现象充分结合再去一起,能够更好的额满足学生对知识学习的需要。所以,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之前,务必要针对教材内容加以全面分析研究,对于明确教材中的生活元素,合理的设计教学情景,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引导学生思维不断发展,推动教学整体水平的不断提升。
5 结论
情境教学法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对其的认识,从而能够正确有效地意识到其内涵所在,提高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水平。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不断地观察生活,找寻现实生活和数学之间最合适的契合点,贯彻素质教育的全新理念,一心一意地为学生考虑,积极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不断推动小学数学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京莉,任志鹏.情境教学在我国数学教育改革中的功用与反思[J].教育导刊,2019(08):76-79.
[2]代媛.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华夏教师,2017(10):42.
[3]姜立刚.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5):61-63.
[4]郑端丽.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1):142-143.
[5]汲梦楠.情境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5(02):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