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忠奎
循化县查汗都斯学区红旗中学 青海省海东市 811100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接触化学知识的启蒙时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追赶当前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因此生活化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化学教师的热捧。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改善化学教学质量。本文就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法进行相应的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化学教学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
引言
化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同时和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初中化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讲学起来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若想要改善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教学方式方法,而生活化课堂教学就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另外这种教学方式能够灵活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变换不同的教学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消化化学知识。
一、什么是生活化教学情境
专家指出,知识只有在所需的场景当中应用才能够实现其应有的价值。为此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佳路径是在与之相符的教学情境当中进行。所谓的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为了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内容所模拟创造的一些教学情景。而生活化教学情境则是指根据学生的生活阅历等为其创设的教学情境。同以往的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学情境具有真实性、趣味性的优势。不但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知识难度,改善教学质量。
二、初中化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消化知识
生活化教学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兴趣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主要推动力。但是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初中化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导致学生在学习阶段很难深刻理解消化。基于此,初中化学教师若是一味坚持使用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将会挫伤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生活化教学情境能够和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在初中化学课堂当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运用现实案例或者是视频等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将抽象的知识变得趣味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打消学生对于知识的恐惧,有助于优化学习效果。
(二)因材施教,促进化学教学改革
教学没有统一的方法,最好的教育模式便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所以,初中化学教师在生活化教学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文本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历,创设具有针对性、趣味性的教学场景,从而帮助学生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外,构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能够促使初中化学改革迈入新的台阶。
三、当前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过于依赖文本知识,讲课内容过于抽象化
首先,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学质量无法提高的很大原因在于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单一化,且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大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教学习惯,很难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去创新教学方式方法。他们始终坚持传统的教学理念,过度依赖文本知识,导致与当前的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相违背,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外,教师墨守成规不去接受新的教学方式,很容易造成所讲解的内容过于空泛,学生很难抓住重点,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
(二)化学教学过程中缺少实验设备,课堂教学氛围无聊乏味
初中化学教学中包含许多有意思的小实验,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但能够调动课堂氛围,还有助于学生加深知识记忆。但是现阶段,大部分的学校没有设置化学实验设备,导致实验流程大部分由教师的口述代替,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质量明显下降。
四、初中化学开展生活化教学的有效措施
(一)生活化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文本内容是教学开展就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需要教师提高关注度。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对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依旧单存的依靠文本内容去开展课堂教学,将会造成课堂氛围的乏味无聊。所以就需要教师立足于教材内容,添加同文本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形成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有助于学生和教材内容之间的沟通练习,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从而在化学的知识海洋当中尽情探索。
比如,在讲解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我们在大型歌舞表演当中,经常看到舞台上仙气飘飘,这是怎么形成的?在打开可乐的那一刻,为什么会有气体出现?人工降雨的原理又是什么呢?通过抛出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有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生活化实验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同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化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许多的知识都离不开化学实验的验证。新课程教学改革目标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大对化学实验的关注度,从而引导学生参与到化学实验当中,生活化化学实验就是指利用一些生活当中的常见现象,或者借助生活素材来进行实验活动。与大型、专业的化学实验相比,生活化化学实验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方便学生动手操作,从而需要教师切实落实。
比如在讲解“溶液的酸碱性”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借助鲜花的花瓣或者是果实俩来带领学生制作酸碱指示剂。首先教师需要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专业的酸碱指示剂的制作视频,在学生观看并掌握之后带领学生动手实验。首先需要将花瓣或者是果实捣碎,之后倒入酒精浸泡,用纱布将浸泡出来的汁液过滤或者是挤出来,从而完成这项实验。这个简单的小实验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化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同时锻炼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一举两得。
(三)生活化情境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
学习化学的最终目的是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的实际问题。为了能够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生的练习力度。这时就可以采用生活化情境,通过教师创设的一些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运用所需知识去解决其中蕴含的问题,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记忆。
比如,在讲解燃烧所需的条件以及灭火方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创设一个情境:星期天小红一个人在家学习,妈妈在上班之前嘱咐小红注意防火。小红就回忆了一下自己在课上学习的知识,想要去阻断起火的根源,该如何做呢?当描述完情境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红家中物品摆放的位置以及潜在的危险,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这个问题,实现知识的活学活用。
(四)布置生活化作业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作业是学生知识巩固的重要手段,但是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想要做作业,一般都是极其敷衍行事,导致作业的效果令人堪忧。为了转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具有生活气息的开放式作业,不但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完成作业,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比如在讲解完“环境污染防治”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生活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进行调查,看一看哪些东西会污染环境,并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去遏制,从而有利于学生温习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结果,也是有效改善学生学习质量的必然结果,所以需要教师加以利用,并推动其逐步落实到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文本知识,为学生提供有趣的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祝斌.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12.
[2]许敏敏.生活化理念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20(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