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林
邻水县观音桥镇初级中学 四川省 638500
摘要:初中数学习题课是一项系统化且复杂化教学流程,涉及较多知识内容,因而如何控制教学过程成为习题课教学作为重要的组成,只有积极更新习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为其挑选习题,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运算规律和掌握数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正确数学思维方法,将所学数学知识应用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当中,提高习题课教学效率,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数学习题;教学方法;循序渐进;因地制宜
习题课的教学策略应当因地制宜,教师应根据自己教授班级的情况制定内容和方法,通过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发散式思维和数学逻辑思维。在教授过程中,组织学生积极合作交流,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切切实实地做到因材施教。
一、初中数学习题课的特点
初中数学习题课的目的在于配合课本知识的讲解,通过习题锻炼学生的基本解题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初中数学习题课基本可以分为几个部分:(1)复习基础知识点;(2)讲解经典例题;(3)配套习题练习;(4)习题讲解并进行知识总结。学生通过当堂习题的练习,可以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便于教师在之后的教学中进行调整和改进。传统的习题课教学往往使用题海战术,不仅消磨了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而且浪费了大量时间,导致事倍功半。因此,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在降低教师和学生工作量的同时,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并培养其兴趣和解题能力是很有必要的。
二、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教学方法
(一)根据教材,认真选题
数学习题课效率反映数学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率,数学教师应为学生树立效率意识,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且配合教师营造良好课堂教学情境,提高习题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想要在初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应先让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构建和谐民主师生关系,结合学生学习方式和习题内容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或采取实践和游戏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应摒弃传统重复式习题训练模式,树立效率意识,在课前就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并为学生设计一系列有价值的习题,活跃学生思维。
习题课的精髓在于典型性和针对性,这就需要教师对于教材和教学大纲有着深入透彻的理解。教材在课后为学生安排了部分习题,但这些习题还不能满足教学目标,教师应该在相关资料上寻找其他的习题来进行补充。在安排习题的过程中,首先应注重与教学大纲中知识点的紧密联系;其次,选题的过程中应注意难度的循序渐进。
(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害怕浪费时间,喜欢一讲到底,造成了学生“听懂但不会做”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需要进行重点讲解,适度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如例1所示,问题本身的设置即为循序渐进的,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层层剥离,窥透问题的本来面目。这么做可以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培养发散式思维,探索习题的更多种解法。
(三)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注重培养思维
一般初中数学习题课以练习习题为主,学生在解题中并非不会碰到阻碍,思维也会遇到困惑,数学教师需要坚持精练和精讲原则,并适当在学生疑惑的部分给予点拨和引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而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优化习题课教学方式,采取多样化教学形式对错误习题进行深入剖析,让学生指出习题容易出现错误地方。对于难度较大练习题则可采取合作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寻求最佳解题思路。以“抽样调查”习题课教学为例,数学教师针对此类习题应摒弃传统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活动,营造和谐民主课堂学习氛围。与此同时数学教师可设计调查班内中考数学成绩练习活动,之后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组内成员分别负责搜集、整理和记录等任务,整合好数据后共同分析,从中发现调查规律和特点。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都参与其中,也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四)紧扣教学双向特性,强化师生互动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之一即习题课,教学过程也需要和其他课程相同遵循双向互动特征。教师在传统习题课程教学中主要为学生讲解习题内容涉及知识点,而学生则主要承担被动听讲任务,双方基本没有沟通交流互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及其乏味和单调,无疑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在教学和学习中有所展现,通过深入交流使效能和能力相得益彰。所以初中数学习题课在现代教育理念背景下应充分展现师生特性,还要融入师生互动交流,推动学生深入且积极的思考。
(五)善于总结,注重反思
在一定数量的习题练习之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经验总结和反思。可以首先对做好的习题进行归纳和总结,将相同类别的题目归纳到一起,并将这一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记录下来,总结出现错误的原因。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并在下一次课中进行详细讲解,应尽量避免出现一题重复多次讲解的情况。适当布置课后作业,注意课后习题的覆盖性和针对性,以让学生在课后对习题课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练习。
课后要对学生掌握的知识做及时的检测,检测的题目不可以盲目照搬,应对近期课程有针对性。检测结束以后,面对出现问题较多的地方,应做重点讲解。部分学生面对不够理想的考试成绩,可能会产生厌学等消极情绪,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并予以鼓励,对其不能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耐心细致的讲解,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努力使全班学习水平处于一个相近的范围内。
三、结语
总之,数学的习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将学生所掌握知识的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要根据教授班级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熊贵洪.如何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效率[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93.
[2]杨嗣兵.初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效率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0):70.
[3]林诗全.初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6.
[4]高标.提高初中数学习题课课堂效率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08):25.
[5]付小华.初中数学习题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