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俊
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沙梨乡中心小学533401
摘要:小学数学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简单的,但是小学生的年纪小,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老师要及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开始只需要讲解表面知识即可,不能太过深奥,以免打击学生自信心。教师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差异,因材施教,积极带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教师应该纠正传统的让学生多做题的教育误区,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最终达到推动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常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几点关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希望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窗体底端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1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现状分析
首先,传统数学课堂教学理念和思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少足够的思考机会和自主学习机会,尤其是小学低年级阶段,他们的思维总是被教师和家长影响。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教师决定讲什么学什么,学生被动地听老师讲知识点,讲技能;做家庭作业过程中,家长总是用自己的思维去影响孩子们做作业的思维,学生缺少足够的机会去自己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遇到问题总是依靠家长或者一些电子助学工具,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
其次,在数学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甚至一些教师认为阅读与数学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多数情况下,学生的数学学习、测试或者其他内容学习的过程中,由于缺少阅读的助力不能正确理解题意,导致很多错误的产生。殊不知阅读是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最为直接的一项措施,数学阅读更是不可缺少,因此,在未来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阅读的作用,借助阅读锻炼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
基于上述一些思维能力培养的现状,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处于缺失的状态下,影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必须重新出发,探索科学合理的数学教学策略,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在小学数学课堂授课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
2.1教师创新授课方式,完善教学理念。小学数学教师需要从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积极落实贯彻新课标教学理念,创新授课方式,更新教学理念,为小学生创造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自信,但是可以灵活增加课堂授课过程中的师生互动,比如通过课堂小游戏,或者你问我答式的授课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及时了解和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迅速对症下药提出解决方案,提高课堂授课针对性,保障教学有效性。
2.2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学生主动思考意识
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使学生集中课堂精力,围绕所提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在读题,思考和解题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问题和所考察知识的深入理解,师生在相互提出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会实现观点的碰撞,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可以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实现进一步的理解,更加准确的把握教师授课的内容与方法,还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2.3通过构建思维导图的形式提高学生思维整体性和全面性
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小学生一起构建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梳理,进而让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指引下逐步对教材内容有一个更加清晰整体的认知或掌握,比如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混合运算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完成之后,老师就可以围绕这一部分内容去构建思维导图,比如可以按照先加法减法,后乘法除法,最后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设计,学生在亲自参与完思维导图的构建之后,会对这一部分内容理解更加深刻,掌握更加牢固,数学学习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有效锻炼,以后面对其他数学知识时,可以独自构建思维导图,提高自主思考能力保障学习效果。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3.1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在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会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反复的应用,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中,反复的提取,对于学习过的知识的记忆,再全面地进行理解,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旧知识进行提取记忆时很容易形成思维定势,这样就会阻碍学生对于新问题的产生进行解决,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要先培养学生求同存异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全面的对问题进行观察,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养成一个主动提问的思维模式,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让学生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中慢慢的进行自主思考,产生对于新的知识的新的理解。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们对在课堂上和在课外接受的、积累的知识进行总和以及分析,多看、多听、多搜集,培养学生的思维开放性和灵活性,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们突破思维定势来体验学习的快乐。
3.2对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进行培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所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只有学生对学习有着良好的兴趣学习进程才会完整无碍的进行下去,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学习进程的意识,在进行教学前就明确教学目标,课前整理所要教授给学生的学习内容,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在课本上学生接触不到的知识,让学生对学习永远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例如,向學生们传授思维导图的用法,可以让学生通过运用这种图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级主题关系用隶属的层级图表表现出来的图表来更加深刻地记忆所学知识内容体系,让学生们把主题关键词与图像进行记忆连接,有利于学生对所学习的数学问题进行全方位和系统的分析与描述,让学生们对于自身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刻的思考。让学生们根据主观的思考特征、知识结构和制作思维导图的目标,来设计适用于自身的思维导图,这样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性,提高学生甚至是教师的学习能力,使每一个进行学习的人都实现主观目标。
3.3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培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当中,所公认的是每一个学生,甚至是教师都存在一定的惰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更要加以对学生的主观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去克服思维惰性,引导学生朝向积极的、主动的方向发展,让学生们对数学学习产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一定的思维动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教师要联系日常生活给学生们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在学习情境中提出问题,击中学生思维的燃点,唤醒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最大化的提高在一定时间内学生的学习效率,采用恰当的手段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引导学生思维进行自主学习。
结束语:
窗体顶端
由上述内容可知,数学这门学科的逻辑性非常强,所以对于身心还处在发展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导致其在后面的学习中将会遇到很多的困难,难以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有意识并且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其更好的掌握数学知识,一起在数学的世界里遨游,感知数学魅力,最终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窗体顶端
[1]薛咏梅.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华夏教师,2020(06):44-45.
[2]闫军丽.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J].学周刊,2020(07):140-141.
[3]朱雪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73.
窗体底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