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胜
重庆市南川区第一中学校,重庆 南川 408400
摘要: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知识水平的提升,还有思想觉悟、行为能力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增强可以通过各学科的文化教育来实现,而思想觉悟、行为能力的改善要通过学校、教师、家庭等各方面协同开展德育工作才能实现。而且,相比规划性强、目的性强的知识教育,德育没有固定的、成熟的形式,要根据学生具体的情况,要有针对性,还要采取多变的方法。高中班主任面临的是一群处于青春叛逆期、身体及思想逐渐成熟且学习压力较大的学生群体,如何有效的开展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发展都至关重要。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德育
引言:
高中新课改对学生的德育教学给予了充分的关注,这一点也证明了当前教育越来越科学化、人性化,从以前的“唯分数论”转变为“综合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更加重视。高中时期,繁重的学习任务容易导致学生情绪紧张、压力过大,而对事物逐渐多元化的认知让他们的思想更加复杂,内心常常感到矛盾,同时,这一时期还是学生“三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德育工作除了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的困惑,让他们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投入学习,更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向“德才兼备”的方向发展。
一、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
(一)以人为本
德育并不是生硬的将一些条条框框的规矩灌输给学生,让学生遵守,这是“管制”,不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建立需要情感上的认同,德育工作就是向学生宣传优秀的思想品质及正确的观念,然后通过科学的、适宜的方式让学生在内心认同这种品质和观念,再吸纳其中的精神,将其转化为自身的素养。因此,德育的关键在于认同,要想认同,就要尊重,尊重学生的成长,尊重他们的人格,满足他们的需求,用“爱”温暖学生,这就是“以人为本”的理念。
(二)科学发展
学生如何发展才能称作是“科学”的发展呢?如果德育教学仅仅是空谈一堆大道理,不切合实际,即使他们将教师宣传的内容全部掌握,看似成长了,其实犹如生活在幻境中,脱离了社会,没有任何价值。“科学发展”要尊重现实、面对现实,不要掩耳盗铃,仅告诉学生美好的一面,将所有的负面内容屏蔽掉,而是要让学生认识真实的世界,结合社会发展的现状、实际的案例等等来开展德育教学,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态度、观念来看待和理解各种现象,这样教育下的学生才能真正成长、适应社会。
(三)实事求是
高中德育并不是形式上的应付,也不是知识教育上的锦上添花,而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必须要进行的工作,是具有深远意义和重要价值的教育工作。因此,德育必须实事求是,不要形式化,要根据学生实际状况、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目标,提高德育的有效性。
二、高中班主任德育的方法
(一)隐形教育的实施
多数教师在开展德育时采取的方法都是“显性教育”,目的明确、主题突出,这当然是德育最主要的实施路径。但是,隐形教育这种方式如果运用恰当,德育的效果甚至高于显性教育,甚至给予学生更深刻的影响。隐形教育“隐”于学生的习惯、日常学习及生活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熏陶往往是不易察觉的,但学生接受起来容易,更会植根于其内心深处。比如,环境的营造,在教室的墙上、学校的报社栏、楼道的走廊等进行一些优秀思想文化的宣传。再如,师生之间的情感培养,教师多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他们多交流,多关心他们的思想,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帮助,就可以加深师生情感,教师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会更加顺利。此外,教师规范自身言谈举止、态度、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教师自身也就成为德育最好的范例。
(二)实践探究活动
学生认同一种思想和观念,需要切身经历、感受这种思想观念的意义、价值,这就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探究的机会,否则,德育就是纸上谈兵。对此,有两种实践探究方式,其一就是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教师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劳动、热爱集体活动的品质;带领学生参与公益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带领学生去为烈士扫墓,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等等。社会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近距离的接触社会,增强学生见识、提升为人处世的能力,对社会规则有更充分的认识。其二是德育工作实践,教师可以让学生们习自行组织德育主题活动,让他们以“老师”的身份考虑如何开展德育,提升学生参与德育的主动性,让他们切身感受德育工作的必要性以及班主任的良苦用心,以后班主任再进行德育时学生的配合度和认可度就会增加。
(三)与家庭教育协作
家庭、家长对高中生的影响不容忽视,如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就会大大影响德育效果。因此,德育需要家校协作,共同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高中班主任要与学生家长建立紧密的联系,并指导家长正确的开展家庭教育。家长的鼓励、爱护会提升高中生的自信心,引导高中生树立积极、乐观的态度,同时对学校开展的德育起到了巩固、深化的作用。
三、结束语
高中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指导者和落实者,为了提升德育效果,班主任可以采取隐形教育的方式,从日常的点点滴滴中给予学生良好的引导,同时组织适宜的实践探究活动,协同家庭教育,多途径实施德育,为高中生健康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参考文献:
[1]肖燕. 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J]. 考试周刊, 2018, 000(044):187.
[2]王小丽. 新课改视野下高三班主任班级管理对策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20):549.
[3]董世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J]. 科学咨询, 2019, 000(042):217-218.